督灸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充分运用传统医学的特色及其优势,使用督灸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督灸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治疗优势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将来自吉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和针灸科门诊的7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督灸组)及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督灸疗法进行治疗,每隔一周一次,每次1h,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min,四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瘙痒程度以及EASI积分等指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1.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治疗前的瘙痒程度积分、EASI积分、总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计算得出P值均明显大于0.05,可以说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情况对本研究没有影响,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瘙痒程度、EASI、总积分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  2.采用督灸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EASI、总积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采用常规针刺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也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瘙痒程度、EASI以及总积分方面有差异性(P值小于0.05)。  3.使用督灸疗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痊愈率为13.33%,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13.33%。使用常规针刺疗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痊愈率为0,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43.33%。督灸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差异(P值小于0.05)。  结论:督灸与常规针刺对于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均有效果,对于瘙痒症状以及皮损程度各项症状的改善,督灸疗法更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对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塞恢复期病例180例知情同意病员分成3组,每组60人,因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病变涉及肩关节周围肌肉、肌键、筋膜、韧带、滑膜囊、关节囊等软组织,以肩部弥漫性疼痛与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