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内踝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的选择,术中安全而准确地置入内固定以及设计内踝定位导向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整成人胫骨骨性标本共20对,男女各10对,左右配对;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标准内踝正侧位X片20例,男女各10例,左右配对,观察内踝的大体形态。选取七条线:1、胫骨前面观有五条线:①胫骨的中轴线L1;②经胫骨下端关节面的切线L2(平行胫距关节面);③内踝外侧面的切线L3;④内踝内侧面的切线L4;⑤经内踝尖与胫距关节面的平行线L5;2、胫骨内侧面观有两条线:⑥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前后缘的连线L6(即mn连线);⑦经内踝下缘与胫距关节面的平行线L7。选取三个点:①内踝尖o;②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最前缘点m:③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最后缘点n。通过选取以上的线和点获得以下的内踝参数:①MA(由线L1和L3相交形成的锐角,即内踝的内翻角,简称内踝角);②TA(由线L2和L3相交形成的锐角,即胫骨角);③内踝的上下径即高度H(线L2和L5之间内踝的实际长度即o点到线mn的垂直距离);④内踝上端宽度W(即在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前后缘之间的距离mn);⑤内踝下端宽度W(线L7在内踝前后缘之间的距离);⑥内踝上端厚度T(内踝根部处的厚度);⑦内踝下端厚度T(内踝尖基底部处的厚度);⑧内踝中线厚度T(内踝一半高度处的厚度)。在骨性标本上完成对内踝高度H、内踝上端宽度W、内踝下端宽度W、内踝上端厚度T、内踝下端厚度T和内踝中线厚度T的测量,在X线片上完成对内踝角MA的测量。结果1.侧面观从上到下内踝逐渐变窄,近似于一个倒立的梯形。2.从上到下内踝的厚度逐渐均匀的变薄,但变化不大。3.通过在骨性标本上和在X线片上对内踝左右两侧参数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在男女骨性标本上对内踝高度H、内踝上端宽度W、内踝下端宽度W、内踝上端厚度T、内踝下端厚度T和内踝中线厚度T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别对男女X线片上内踝角MA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在X线片上测量可以发现存在一相对恒定的内踝角,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范围。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内踝的解剖学研究,提出了内踝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内踝角的概念。2、获得内踝相关参数的可靠解剖学数据,为内踝骨折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中准确安全地置入内固定提供指导,并为下一步设计内踝骨折手术的定位导向器提供解剖学依据。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有朝一日必定会在金融策略的制定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在本文当中重点基于现有的技术条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当中的应用,突
背景和目的:自1987年法国人Mouret进行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腹腔镜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对胆囊切除的手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除了尚未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地区或是因为病
目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已从传统巴氏法有张力的疝修补术发展到包括无张力的开放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多种方法,生存
目的:探讨气胸治疗的三种手术方式:电视胸腔镜手术、腋下小切口手术、传统开胸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与疗效。方法: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SP患者236例分为三组:传
目前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正在探索民营化改革,应该说民营化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政府、民营企业等民营化有关各方关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不足,操作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在不断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党领导作用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在国有企业中不断改进优化党的建设,使党和国家可依靠国有企业的力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2.01~2006.10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其中应用肘后方入路10例,联合入路(肘外侧切口+内
目的探索不同自体输血方式在骨科手术输血后对机体产生的抗感染免疫效应,为骨科手术合理用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临床一般资料大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