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在联合国环境会议上,关于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公约被首次提出,其中涉及到四个有关的原则,例如关于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基本保障问题等。在这次会议上,关于儿童的种种基本需求都有所涉及,并在其中特别提出了在街区亦或是城市规划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儿童户外活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区作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重要载体,对儿童的行为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区的环境设计有了很大的改善,活动区的规划与设计在不同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环境上进行了多方面、多样化的研究和探索,开始切实从儿童的需求这一角度去设计一个相对完善的活动区域,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儿童对其活动空间的需求而言,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例如活动空间环境质量差、功能设施不完善、安全系数低等。这就要求我们从设计角度出发,规划设计好儿童的这一户外活动区域,丰富儿童业余活动,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条件。本文以家长、儿童的行为及心理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相关心理学研究理论,对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区的空间设计法则、组织原则以及类型进行分析论述,进而具体的提出从景观环境、游戏设施、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设计办法,以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适宜的户外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