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局部应力场测量及其在模型修正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是当前土木工程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损伤诊断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建立结构预警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能准确模拟结构响应的有限元模型对识别结构损伤意义重大,其中模型修正技术是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工作是从数据最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模型修正中如何在实测环节获取性态(数据完备性和精度)良好的响应数据,并将其应用于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建立能准确模拟结构局部响应的有限元模型。完成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包括: 1.调研了模型修正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基于模型修正技术的参数识别和损伤诊断研究进行了分析。损伤识别是结构预警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整体测点信息的模型修正技术很难有效识别初始损伤,而局部响应对损伤较为敏感,因此寻求基于结构热点区域响应信息的模型修正策略无疑更加合理。由此出发,讨论了模型修正技术中在实测响应获取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应力场信息的模型修正方法,并设计了全景光弹实验系统用于应力场信息的测量,该系统有效弥补了传统光弹性实验系统的缺陷,实现了对大尺度结构试样的测量。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有效可行的。 2.在实验光场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相关方法(数字光弹性法)用于应力场图像的分析。以四点弯曲条件下矩形梁表面的应力等差线云图为算例,通过Butterworh低通滤波和对数增强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并通过形态学方法和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了修复;同时利用二维导数符号二值图法和条纹倍增方法精确提取了应力信息。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光弹性法的分析精度要高于传统的光弹应力分析方法。 3.以某大跨悬索桥钢箱梁结构中的加劲桁架为工程对象。实验中,按照全景光弹实验的要求,采用光弹性材料-聚碳酸酯制作了桁架结构的缩尺试样,利用全景光弹实验系统获取了关键节点处的等差线云图,并采用数字光弹性方法提取了应力响应信息。 4.以实测应力场信息为基准,基于灵敏度分析对桁架结构缩尺试样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过程为了充分利用应力场信息,从应力场的分布特性入手,基于图像相似度构造了目标函数,并对其优化求解得到目标有限元模型。模型质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局部应力场信息的模型修正方法是可靠的。
其他文献
很多工程系统装置例如动力传送带、磁带、纸带、纺织纤维、带锯、空中缆车索道等,均可模型化为轴向运动连续体。研究轴向运动连续体的横向振动问题对于优化设计这些工程装置是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的速度不断提高,其结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恶劣,表面的薄壁结构经常承受热载荷和气动载荷等其他载荷的联合作用。热载荷引起的热应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使得结构
针对土木工程领域结构三维变形全程非接触测量的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双坐标系的立体视觉三维位移测量方法和相机自由摆放时的三维位移测量方法,研究极线约束修正DIC匹配的同步
飞行器设计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不断反复的工作,需要在很多互相矛盾的要求之间进行权衡。比如,在保证尽可能高的颤振/发散速度的同时,还要满足足够的静强度要求以及尽可能低的重
本文首先从流体流动规律的研究着手,从理论上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速度场分布和压力场分布规律。在理论分析中,应用必要的假设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简化,从而使分析简单明了。初步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指出分流比在一定范围内对分离效率有很大影响:分流比增加,分离效率及折算分离效率都会有所升高。但是提高分流比的代价是分离粒度的增加。通过CFD软件及前人实验数据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对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