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进入新的21世纪,过去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导致资源浪费、破坏和供不应求,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难以支撑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世界各国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途径,提出了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是适应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湘西州作为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发展生态经济是湘西州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由之路。
要制定湘西州切实可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必须了解州情,总是要先弄清自己的资源情况,摸清家底,找出优势和劣势,以便扬长避短。本文介绍了湘西州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并从湘西州的收入水平、社会福利、人民拥有的财产和生活质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经济发展五个方面介绍了湘西州的经济发展现状。湘西州虽然是一个国家民族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教育及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但是湘西州有自己丰富的生态优势,一是山地资源丰富;二是水能资源丰富;三是矿产资源丰富;四是林木、药材资源丰富;五是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湘西州必须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突出富有湘西州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工业、林业、能源、旅游业等重点,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湘西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