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菜籽仁油制取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菜籽油均是通过压榨或浸出工艺制取毛油,再经精炼而成的。随着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市场销售的植物油尽管品牌种类繁多,但是工艺原理大多相同,大多是利用化学工艺浸出的方式生产的。菜籽油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许多营养元素。开发新型浓香菜籽油加工技术以满足不同的人的需求,并促进我国食用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对油菜籽进行烘炒加热处理并榨油,所榨得的油具有其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口感滑爽、营养价值高,且在我国植物油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且近年来有发展的趋势。浓香菜籽油生产不同于常规的油脂生产方法,有其独特的工艺。油料作物通过一定的温度烘烤后,里面的蛋白质和糖发生了美拉德反应,从而会产生特殊的香味,这种非酶褐变反应,使得油脂具有一定香气并且油色加深。但是,美拉德反应还生成了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利和不利的产物,就目前而言,国内很多浓香菜籽油的生产处理工艺所生产出的菜籽油较香,其负面影响是高温烘烤导致油色深,苯并芘含量增加。此外,榨出的油含磷较高,还需经过脱磷工艺。本文用烘箱模拟烘炒加热的方式预处理油菜籽,对油菜籽的压榨工艺进行研究,生产出浓香菜籽油。其工艺是首先对菜籽原料进行清理除杂,破碎去皮,对菜籽仁进行烘烤,然后将菜籽仁加水调质,榨油,研究不同的烘烤条件对压榨油理化品质、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菜籽油脂肪酸的含量、苯并芘的含量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50℃/30min烘烤的菜籽仁榨油具有最佳香味,其色泽好,无糊味。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则压榨出来的菜籽油的颜色深,同时酸价升高,过氧化值也变大,生育酚的含量减少;温度过低,则榨出来的油色泽虽浅一些,但是没有产生令人愉悦的香味。(2)直接榨出来的油含磷较高,在经280℃加热实验时会产生絮状沉淀,将烘箱加热后的脱皮菜籽加4%的水充分调质后,榨出的油色泽清澈,在280℃加热时未产生絮状沉淀,可达到国标三级菜籽油。(3)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烤条件下对菜籽仁油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4)菜籽仁在烘烤过程中,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菜籽仁油中的苯并芘含量会先略微降后大幅上升。在160℃,30min内,苯并芘的最高含量为3.1μg/k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限量10μg/kg。
其他文献
介绍了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对其原理、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时应遵循的原则。
在明确界定"字"与"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的关系。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字"与"声"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解构入手,以"字"的语言语义属性、声调节奏属
随着多视角人脸识别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正面人脸图像合成成了热门的研究课题。然而,从侧面人脸图像准确地合成出正面人脸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问题,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对目前正
从发酵菌种、发酵工艺等方面综述了发酵法生产D-乳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代谢工程在发酵产酸方面的应用,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正> 作者指出,当工作条件改进后,清理铸件的费用也将随之增加。所以,使铸件达到销售要求所需的对铸件的清理工作量就应该减少。首先就是采用与造型、熔化和浇注操作良好的控
<正> 器型设计,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最先的一道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瓷器的外观质量——艺术效果,而且关系到使用要求,关系到产品生产速度,成品合格率等重要方面。因此,对于器型设
期刊
<正>人们上公厕免费,而维持一个城市公厕的干净、整洁、设施更新,甚至文明品相,广告经营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考察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也许是公厕。过
权力应该倾听公共舆论,但权力也往往试图控制公共舆论。1930年代的《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作为其时两种类型的公共舆论,就深刻地彰显了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和商业出行日趋频繁,公民对差异化和个性化酒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经济型酒店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态势迅猛。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系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金融业这个强大的支柱。近几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各国汇率的不断变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