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一.燕麦品种喷施硒肥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品种为主区:晋燕16号、冀张燕4号、坝燕3号、坝燕6号、燕科2号;硒肥施用方式为副区;喷施(FA)、不施肥(CK),2个水平,10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66.7m2随机排列。喷施硒肥量共800mg/100 mL。二.燕麦品种追施+喷施硒肥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品种为主区:晋燕21号和晋燕19号;硒肥施用方式为副区;土施(SA)、喷施(FA)、土施+喷施(SA+FA)、不施肥(CK),4个水平,8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66.7 m2随机排列。土施硒肥用量为10.8 g·hm-2,喷施硒肥量共800 mg/100 mL。(1)研究施外源硒肥对各品种燕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的影响;(2)研究外源硒肥对各品种燕麦籽粒硒含量影响;(3)研究外源硒肥对各品种燕麦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4)研究外源硒肥对各品种燕麦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各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株高,主茎茎节及各节长度,主茎功能叶长宽,单株根数,主茎叶龄,茎粗,小穗数,);各品种燕麦的经济性状(总穗数,总株数,穗粒重,千粒重,实际产量,);各品种燕麦的地下部分土壤营养(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全磷)、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晋燕16号最优,产量达到3737kg·hm-2,千粒重达到28.23 g,喷施硒肥后的产量比较对照(CK)提高55%左右。喷施硒肥后燕麦籽粒总硒含量提高了 175%,晋燕16号喷硒肥处理(FA)籽粒总硒含量达到134.96 μg/kg,喷施硒肥后燕麦籽粒总硒含量提高了 175%(最高)。2.土施+喷硒肥处理(SA+FA)产量比较对照(CK)提高82%左右。由此可以说明喷施硒肥对燕麦的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增加燕麦的产量。但由于燕麦品种本身的差异性,使得在喷施硒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品种表现出差异。土施+喷硒肥处理(SA+FA)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燕麦产量。3.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当地土壤硒含量较高;抽穗期燕麦根系硒积累量最高,其次是叶部,茎穗居中。从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随生长中心从向穗部转移,根系硒积累量明显降低,且为所有器官最低;叶部硒积累量逐渐上升至所有器官最高;其次是穗部积累量增加,茎的硒积累量的变化相对不显著。4.根据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污染物含量标准,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标准,无污染。铬(Cr)元素达到轻微污染,具有潜在危害,需注意防治。根据表4-4可以看出,在喷施硒肥后硒与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除铅(Pb)外,喷施肥均会影响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变化。在喷施硒肥时,需注意控制硒肥量。5.在本试验条件下,经过不同喷施硒肥处理,根据不同品种的燕麦在不同生育期中土壤根际酶活性变化情况得出:无论是叶面喷施硒肥还是土施硒肥都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叶面喷施硒肥的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值相较其他处理高一些。喷施硒肥明显抑制了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冀张燕4号相反)。土施+喷施喷硒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相对较高。6.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土施、土施+喷施、喷施处理明显抑制了各品种燕麦根际土壤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而土施、土施+喷施处理明显抑制了有机质和全氮,喷施处理则明显促进各品种燕麦根际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