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扩散模型应用及极化金属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综述了钙钛矿材料自身和界面上比较前沿的研究进展,表明钙钛矿材料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然后引入漂移扩散模型在铁电材料表面电势的模拟,以及电致电阻效应的解释方面的工作,表明漂移扩散模型普遍适用于电荷动力学过程的模拟。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于基于铁电材料的极化金属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几个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结果。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铁电材料表面电势的研究,是最近发展的一种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对于铁电状态的非接触、非破坏性读取,在存储领域有着巨大的前景。通过引入合适的假设,发展了铁电材料表面电荷动力学理论,解释了铁电材料表面电势的衰减,以及光照(光子能量超过材料带隙)之后表面电势的恢复行为;也模拟了不同畴尺寸和不同畴间距对表面电势的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符合,印证了表面电势的电荷动力学理论。  2.对于在光场下、温度相关、有氧缺陷的SrTiO3基片中发现的电致电阻特性,建立了氧空位作为带电离子参与导电过程的模型,用漂移扩散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电致电阻行为。研究表明,氧空位作为慢速离子参与导电过程,其作用是在外电场下的重新分布会引起显著的场效应,使得外场的效果降低或增强,从而表现出电致电阻现象。  3.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基于孤对电子铁电材料的PbTi0.875Nb0.125O3的极化金属性质,与实验结果相符。又研究了可能的孤对电子铁电材料SnTiO3中自由载流子和极化结构共存的机理,以及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在铁电相变中的贡献,并且发现了掺杂载流子的各向异性屏蔽作用。  4.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非孤对电子铁电材料BaTiO3中压应力对极化金属相的影响,发现压应力有助于提高临界掺杂浓度,以及极化结构存在的临界温度,对其机理的研究,对于获得实验上易得的极化金属材料有重要指导意义。  5.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通过多层结构设计有效获得极化金属的途径,并通过对块材输运的计算,指出在极化金属中存在强各向异性的电导和电子热导,这说明极化金属在电子开关等方面的应用很有潜力。
其他文献
"熔融织构生长(MTG)"工艺制备的高温超导123相单畴块材,大量减少了超导晶粒之间的弱连接,形成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定向结晶,因其在超导态下的迈斯纳效应和磁通钉扎导致的磁悬浮
该文应用浅海混响的射线简正波理论,讨论了海洋环境参数对混响垂直相关的影响.结合ASIAEX2001浅海声学实验中的混响实验数据,由本地混响衰减的实验数据通过随机反演方法得到
水在地球上普遍存在。它不仅是生命进化的摇篮,还是地球环境的匠心独运的设计师。水以各种结构形态参与到环境塑造以及生命活动当中。水圈是地球三个外部圈层之一,它与其他两个
本文采用QCD有效模型,通过有限温度场论以及量子输运理论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有限温度密度和非平衡时强相互作用中最重要的两种相变-手征相变与退禁闭相变。 由于相变是强烈的
稀土-铁氧化物RFeO3由于其自旋-轨道之间的强耦合,拥有复杂的磁结构,具有磁光效应、磁电耦合等系列丰富而新奇的物理现象,使它成为凝聚态物理这一学科研究的典型化合物。从上世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是一类极重要的方程,它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自然科学的许多问题有极重要的意义[1].有很多求解的方法已经被发现,比如反散射理论[2]等.但这些经典的解法并不是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两个重要课题,我国近十几年来科技与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走的是为了发展放弃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
期刊
来画车子吧
期刊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爸妈就把好吃的东西都给我吃.上四年级时,我的体重就达到了三位数,特别是近两年,“海拔”纹丝不动,身体却还在“横向”发展,是全校有名的“小胖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