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隐喻角度对介词的认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传统研究往往视隐喻为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其研究范围仅限于文学和修辞学领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隐喻性的,即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起了重要作用。从认知角度来看,所谓隐喻就是一种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其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人类的认知来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对于空间的感觉和体验是人类生活普遍而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会用空间概念来表达和构建非空间的抽象概念,如“更多即是上”和“未来是在前面”。当人们把一些空间关系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时就形成了空间隐喻。空间隐喻被看作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射体、界标和路径是分析和解释空间隐喻的重要参数。本论文主要研究介词的基本空间关系和它们的空间隐喻拓展。根据空间关系,介词可分为表示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和途径的四类介词。我们从这四类介词中选择IN、ON和OVER来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它们的空间隐喻拓展来探讨这三个介词的空间隐喻构建了哪些非空间目标域,以及这些目标域是如何构建的。本研究以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语料,收集其中出现的IN、ON和OVER ,通过研究各介词的空间隐喻拓展过程,得出这三个介词的非空间目标域的种类以及分布情况。经过对比分析各介词的隐喻意义在不同目标域上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1)三个介词的隐喻意义主要分布在以下六个非空间目标域中,即情形、方式、对象、时间、逻辑关系和社会关系。2)在这六个目标域中,介词IN在情形这一目标域中分布最多;介词ON在对象目标域中分布最多;介词OVER在方式和情形目标域中分布广泛。3) IN的隐喻拓展频率最高。4) IN、ON和OVER的空间隐喻中均存在系统性。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为介词的空间隐喻拓展提供了例证,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意象图式对空间隐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介词隐喻意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研究结果可为认知法外语教学提供指导,对词典编撰也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电休克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联合基因(ARC)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电休克对照组和电休克组,再随机分为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满足国内对大线能量用铜的需求,首钢开发了用于大型石油储备罐建设的大线能量铜板SG610E。并对其进行了大线能量焊接性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大线能量钢板SG610E经线能量100kJ/cm
由于不锈复合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既保证了产品的性能,又节约了不锈钢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在此介绍了在制作安装某化工厂非标贮罐工程中,焊接Q235A+304不锈复合
本文试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寻环境权在环境法中的应有地位,并在区分作为人权的环境权、宪法上的环境权和私法上的环境权的基础上,确立私法上环境权的概念,构建其制度框架,
图像的处理与识别在焊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本试验中通过摄像头拍摄焊缝,获取原始图像,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卡将拍摄的图片采集到计算机内部,对原始图进行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