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历史性地摆在全党的面前,并且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目前,国内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绝大部分是不系统不深入的,只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宏观的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和政党政治理论出发,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推理与实践相统一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两种方法。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的提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我们党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历经了三次逻辑演进。新时期以来,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对党的政治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也迫切需要加强,这些成为了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涵。从执政基础、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执政基础的扩大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石,执政理念的创新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执政方略的转变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执政方式的改进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全文的理论部分,也是第三部分的基础。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归纳总结了新时期以来党对执政能力建设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成就。一是大胆进行党建理论的探索和创新。邓小平和江泽民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对党建理论不断创新。<WP=4>二是进一步理顺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是执政方式改进的具体体现。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建立起了党政关系协调的新型政治体制格局。三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这是执政方略的转变。新时期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人治的传统,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并与德治相结合,成为新的治国方略。四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执政基础的扩大。从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加体现了新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是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并且制度化。反腐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逐步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六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期,实现了党的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对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又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指南,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本文的结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本文表现了以下几个特性:一是概括性。文章对党自成立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概括。二是现实性。文章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避免了空洞乏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三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性。文章从理论出发分析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涵,然后回到实践,归纳了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成果,最后又从理论的高度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