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苏俄特有的国情,适时提出和实施了“战略退却”的策略。这些“战略退却”成为苏俄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成为理解列宁主义的重要切入点。列宁的“战略退却”问题可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问题。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列宁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提出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退却任务,即为捍卫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向帝国主义退却、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与监督”以及为发展生产力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到新经济政策。在“为什么”的问题上,列宁深刻分析了每一次“战略退却”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在这一过程,列宁以其尖锐的批判力与党内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批判了党内的“革命空谈”理论、“国家资本主义威胁论”,驳斥了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资产阶级邪恶的观点,以高瞻远瞩的眼光论证了退却与前进的辩证关系,为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理清了思路。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列宁抓住每一次“战略退却”的关键点,充分利用退却提供的战略时机,最大限度地保证苏维埃政权的利益。在和约的争论中,他主张要把保卫苏维埃政权作为最高国家利益,不能以冒险家的姿态对待已经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在组织计算和监督中,他主张工人监督和学习资本家,不能一味地实施暴力剥夺;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中,他主张发展商业和市场,不能以感情社会主义的姿态忽视苏俄的实际情况。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战略退却”思想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它启示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在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要学会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在面对建设的困境时,要学会正视社会主义曲折;在改革的道路中,要学会根据实际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