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LiCoPO4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电压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LiCoPO4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热稳定性,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然而其电导率较低,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合成方法对材料的晶型、形貌、粒径尺寸及分布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LiCoPO4材料的研究,并基于此,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喷雾干燥法和聚合物法对合成LiCoPO4材料晶型、形貌、粒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种合成方法的最佳工艺。组装了Li CoPO4/Li4Ti5O12全电池和详细研究电化学性能,并首次系统分析了不同正负极材料配比对全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系统研究了充电制度、尖晶石LiNi0.5Mn1.5O4高电压材料复合对LiCoPO4电极性能的影响。采用固相法制备LiCoPO4正极材料,得出最优合成工艺为:500 oC预烧9 h,750 oC煅烧12 h。结果表明,制备的Li CoPO4材料具有最小的晶胞参数、较均匀的颗粒尺寸分布。在0.1 C放电倍率下,平均工作电压平台为4.71 V(vs.Li/Li+),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82 mAh g-1,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34 mAh g-1,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145.2Ω)。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PO4正极材料,得出最优合成工艺为:柠檬酸用量与乙酸钴用量摩尔比为1.0,350 oC预烧6 h,600 oC煅烧12 h,锂源过量2%。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下合成的Li1.02CoPO4材料在0.1 C放电倍率下,平均工作电压平台为4.69 V(vs.Li/Li+),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110 m Ah g-1,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50 mAh g-1,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150.2Ω)。采用水热法合成LiCoPO4材料,确定最优合成工艺:180 oC保温12 h,500oC煅烧8 h。结果表明:制备的LiCoPO4材料在0.1 C放电倍率下,平均工作电压平台为4.73 V(vs.Li/Li+),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89 m Ah g-1,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35 mAh g-1,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121.2Ω)。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LiCoPO4材料,得出最优制备工艺为550 oC煅烧6 h。制备的LiCoPO4材料具有最小的晶胞参数、较均匀的颗粒尺寸分布。在0.1 C放电倍率下,平均工作电压平台为4.73 V(vs.Li/Li+),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99 mAh g-1,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42 mAh g-1,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175.8Ω)。首次采用聚合物法成功制备了LiCoPO4材料,系统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而最终确定制备工艺:单体与反应原料质量比为0.4,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0.02时所得前驱体经过350 oC预烧6 h,550 oC煅烧12 h。制备的LiCoPO4材料在0.1 C放电倍率下,平均工作电压平台为4.76 V(vs.Li/Li+),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126 m Ah g-1,循环3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58 mAh g-1,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77.6Ω)。首次采用固相法制备的Li4Ti5O12材料作为负极材料,聚合物法合成的LiCoPO4正极材料,制片、组装成全电池后,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和正负极材料配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CoPO4/Li4Ti5O12全电池表现出两步脱嵌Li+的机理,充电曲线存在3.21 V和3.31V两个电压平台,放电曲线存在3.23 V和3.16 V两个电压平台;随着正负极材料配比增加,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先逐渐增加,直至TCMR=1.4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正负极材料配比继续增加,全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反而下降;正负极材料配比为1.4时组成的全电池在0.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36 mAh g-1,循环10次后比容量仍达到127mAh g-1,容量保持率达到93.7%,具有最小的电化学反应阻抗(79.21Ω)。最后我们创新性地研究了充电制度、尖晶石LiNi0.5Mn1.5O4高电压材料复合对LiCoPO4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5.1 V充放电电压区间内,采用恒流充电模式有利于得到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采用高工作电压的LiNi0.5Mn1.5O4材料(4.7 V,vs.Li/Li+)混合得到(1-x)LiCoPO4·x LiNi0.5Mn1.5O4复合正极材料,随着尖晶石Li Ni0.5Mn1.5O4材料的组分含量增多,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而高电压平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4.7 V,vs.Li/Li+)。充电制度、(1-x)LiCoPO4·x LiNi0.5Mn1.5O4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对未来高电压电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大、中、小城市以及乡镇迅速增加,随之深基坑工程数量也快速增加,因此研究深基坑工程具有普遍适用意义。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节约土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美国本土的哲学流派,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实用主义起初在哲学层面提出,它是继承了古希腊的“变化的哲学”、传统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科
中国每年有500多人因误食有毒蘑菇而不治身亡。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涉足莽原森林的驴友越来越多,误食毒蘑菇的病例呈直线上升趋势,学习鉴别蘑菇的知识,成为喜欢出行人们的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及先进用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源配电系统具有日趋复杂的动态运行特性,动态仿真技术是了解有源配电系统运行机理最有效的分析手段。为此,本文围绕有
首先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可装配性评价模型,然后将产品的可装配性分为零件级可装配性和装配顺序级可装配性,并将影响零件可装配性的因素分为零件装配特征的对称性、零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978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我国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左臂在比赛中被对手刺穿,但她依然坚持到比赛结束。最后,栾菊杰荣获了亚军,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北方,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本经》记载黄芩具有“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的
高丰度稀土 La/Ce部分取代当前供应紧张、价格昂贵的Nd/Pr/Dy/Tb,制备低成本高性能RE-Fe-B永磁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La/Ce均匀取代Nd会降低RE2Fe14B四方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