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人们,在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型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在流行歌词中都得到了具体而鲜明的体现。因此,对本时期流行歌词的研究,是试图从一个侧面,洞察变迁中的社会以及变化中的人心。
此时期流行歌词中的人是一个个体。在情感上,是生活在人生之路边缘处的人;在形式上,是以自有的方式,表达着徘徊在昨天与明天中的尴尬人;在流传中,无论是歌词作家还是受众,都是在边缘处获得生命意义的人,媒介由于传递了这种意义,也使得自身带上了边缘的性质。把这些情状综合起来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看似边缘的因素归结到一起的时候,却组成了整个社会的中心和时代的主流。
同时,将人文关怀融化在“情感”、“形式”(艺术层面)和“流传”(文化层面)中,通过同构和互动的关系表现出来,是对这时期歌词以表象的“边缘”表现深层的“非边缘”,局部的“边缘”推动整体上的“非边缘”的一种恰切的梳理和把握。正是这些,彰显出了本时期歌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