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废弃重组质粒DN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fai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对生态环境与人民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重组DNA片段的排放是造成重组DNA向自然界扩散的途径之一,并有可能导致“基因污染”,为此生物实验室含重组。DNA片段的废弃物一般需经预处理后排放。热处理是目前生物实验室处置废弃重组DNA片段、核酸等物质的主要手段。本文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电泳和质粒转化等手段研究了重组DNA片段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与失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和分析了热处理(热变性)的重组质粒DNA在模拟水环境中的降解速率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结果将可初步确定热处理废弃重组DN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今后建立系统的废弃重组DNA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和标准提供参考价值和技术支撑。 实验结果显示,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高温和煮沸过程中剪切力的作用,pET-28b质粒DNA会发生解链和断裂,其降解半衰期约为2.7~4min,但30min后仍存在一级结构完整的质粒且仍具有3%~5%的转化活性。这表明热处理并不能彻底降解、破坏重组DNA片段,而主要使其解链变性。酸性条件能加速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但环境中的离子强度、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EDTA浓度都对热处理过程中的质粒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速率得到减缓,其中EDTA对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保护作用最强。由于生物实验室废水中通常含有上述有机或无机物质,因此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半衰期可能远长于2.7~4min,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研究发现,热变性的质粒DNA经过复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利于热变性质粒的复性。因此热处理(变性)的质粒DNA进入生态系统后如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降解,理论上存在着复性并恢复转移活性的可能。然而研究发现进入水环境的热处理(变性)重组DNA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被彻底降解。pH对热处理(变性)的质粒DNA在水环境中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在pH值为5、6、9的情况下,经过55min的降解,便无法从水中检测到一级结构完整的质粒DNA的存在,其中pH为9时,热处理(变性)重组DNA在水环境中的降解速度最快。pH值为7和8时,水环境中的热处理(变性)质粒DNA降解速率相对较慢,到1.6h后才无法检测到一级结构完整的质粒DNA的存在。水环境中的离子强度对热处理(变性)质粒DNA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随着离子强度的提高而增强。当水环境中NaCl浓度达到0.5%时,2.2h之后仍然能在定量PCR中检测到一级结构完整的质粒DNA。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废弃重组DNA沸水热处理手段难以彻底降解、破坏重组质粒DNA的一级结构(主要使质粒DNA变性),并仍具有一定的转化活性。热变性的质粒DNA一定时间后能恢复生物活性,而且热处理后的重组质粒DNA进入水环境后在短时间内并未被彻底降解,因此这些热处理(变性)的重组DNA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后,理论上有足够的时间复性并可能发生基因转移,所以该热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可追溯制度,即要求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日常维护保养、使用一
期刊
固液复合润滑是指由固体润滑薄膜和液体润滑介质协同形成的复合润滑系统,其中由于类金刚石碳膜(Diamond Like Carbon,DLC薄膜)的高承载、低摩擦磨损优势,由DLC薄膜构成的固液复合润滑系统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固液复合润滑系统在室温下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但是在一些高温环境应用中却存在着润滑失效。其原因是非热力学平衡结构DLC薄膜的内应力较大,在高温环境下强
2019年岁末,我重新回到墨脱,距离第一次进墨脱整整9年.rn“墨脱,在藏语里是‘隐蔽的莲花’,墨脱在哪儿?就在我身后这座海拔4700米的嘎隆拉雪山的背后.每到冬季,这座雪山就会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英语课堂带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
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问题是混凝土工程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侧重于研究水泥基材料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宏观表象和服役状态,国际上倾向于通过先进的分析方法计算或测量其内部物相的参数和性质,而基于化学热动力学理论、以合成腐蚀产物的技术手段对水泥基材料侵蚀反应展开研究,正迅速兴起。通过化学合成技术,摒除复杂物相的干扰来研究水泥基材料的侵蚀性离子间的作用效果,以解释其作用机理,是一种逐渐被重视的学科交叉研究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跨文化意识在外部交流以及英语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大学教育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却总存在疏漏,学生的英语纵横能力总是不能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必须要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模式管理,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引导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意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未来着力培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和储能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和比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橄榄石结构磷酸盐系列材料LiMPO_4(M=Fe、Mn、Co)由于安全性能好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相比LiFePO_4,LiMnPO_4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离子和电子导电性差,严重影响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另一种结构的磷酸盐,单斜晶系的Li_3V_2(PO_4)_3正极材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也是我和同学们欢快玩耍的季节.一年一度的春游终于来了!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不断,旅游大巴变成了移动KTV.rn不知不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