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住宅建筑室内天然光环境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栋栋住宅楼在北京拔地而起,大批住户喜迁新居,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也随之暴露,这其中就包括住宅建筑的室内采光问题。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不同建造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造价档次的45户住宅中的178个房间的室内采光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该地区住宅建筑室内采光环境现状。 在所调研的178个房间中,窗地面积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占测试总房数的23.6﹪,室内采光系数最低值不能满足要求的占48﹪,可见在大部分房间的窗地面积比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有接近半数房间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低于标准值(《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中规定住宅建筑起居室、卧室、书房的窗地面积比不得小于1/7,Cmin为1﹪)。 本论文从“窗地面积比、采光口的朝向、采光口的位置、采光口的光透射比、阳台及构件挡光、建筑凹槽挡光、室外遮挡和室内装修”八个方面对调研成果进行分析整理,来发掘室内采光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规律。 在此基础之上,从“小区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采光口设计、室内环境设计与特殊的设计手段”五方面对改善北京地区住宅建筑室内采光环境措施进行了探讨。 本论文最后结合一住宅楼实例,针对目前该建筑在室内采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想化改造设计,并利用采光软件对改造后的住宅楼室内采光环境进行模拟,经模拟发现,改造后的住宅楼室内采光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北京地区的住宅采光环境设计提供实用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规划编制是“规划的规划”。总体规划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的城市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背景,目前的总体规划编制是以不变应万变,致使我国的总体规划出
本文以目前我国城市住宅郊区化的现状及对上海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发展概况、环境特色的分析为前提,对当前的城郊低密度住宅及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进行定义和分类,详细地介绍了城郊
为论证如何提高太阳能在建筑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本文对用于洗浴和采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用于并网馈电的光伏系统与建筑的混合集成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不同的集成程度将已有的
本文重点对川东地区住宅建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并对国内外结合地域特点设计的建筑成果加以研究。通过剖析制约建筑的各项因素,对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各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连接各大交通枢纽及城市区域的“血液”,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结构,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起着较为明显的导向作用。地铁的换乘节点,不仅实现了
我国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发展速度远远赶超社会各方面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准备,家庭养老困难重重,社区养老机制不健全,机构养老跟不上发展速度等。十八大报告首
本文追溯了高层建筑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并对高层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了解二者的需求,通过整体性的公共空间设
四川安县独特的生物礁遗迹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专门针对生物礁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对此类资
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运用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理论,从规划、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游客中心的选址布局、功能组成、空间形态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快节奏的的生活方式,对于商业活动的品质需求也日趋提高。开发建设商业综合体的热潮极具升温,但是快速的开发模式,导致大多数商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