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的建设,尤以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景观水体是城市中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分,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与城镇居民身体健康及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而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水体造景中的骨干植物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景观水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上海市8个典型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进行跟踪调查,筛选城市景观水体适宜水生植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景观水体的水生植物配植、造景和养护管理等情况,提出了上海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优化配置模式,为丰富景观水体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及为水生植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上海市8个典型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的实地调查得出,在上海市景观水体中,共调查到31种水生植物,分别隶属于18科。其中17种挺水植物,3种浮叶植物,4种漂浮植物,7种沉水植物。应用较多的水生植物种类仍为常见种。包括菖蒲(Acorus calam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lis)、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2、调查中发现在城市景观水体中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的应用不足,水生植物的生态价值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水质净化能力较差;调查记录了主要水生植物的生长的水深条件,通过研究常见水生植物的适宜水深范围0.1~2m,为今后在景观水体合理应用和配植水生植物提供更全面的依据。3、通过对国内外常用的净水植物及其净水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50种去污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种类,包括常见水生植物香蒲(Typha orientalis)、千屈菜、莲(Zizania latifolia)、睡莲、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金鱼藻、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等,可应用于城市景观水体。4、对淀山湖水生植物去除氮磷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各类水生植物的净化潜力强弱进行排序。评价结果显示,根系发达的挺水植物的净水能力较强,而根系不发达的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净水能力较弱。5、根据景观水体的特点及造景设计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上海市景观水体水景评价模型,并通过对上海市8个景观水体的水生植物配置模式进行分析,推荐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模式1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