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农业和工业就业已接近饱和或过度的状况下,服务业就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数的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所以研究服务业就业意义重大。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凸显,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中,有不少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的相关文献,但具体到某一行业,比如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数量就比较少了。此外,很多学者将技术进步当成中性看待,却忽略了要素偏向,所以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角度来研究服务业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学术意义。目前几乎没有文献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角度分析服务业就业,因此,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文章从三次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角度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就业现状,分析得知:(1)三次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与产值增速相关,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带来就业的增加。(2)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服务业整体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加。(3)服务业就业中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增长潜力大。(4)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服务业就业的新增长点。  其次,文章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1)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越低,就业量越大。(2)资本存量越高,就业量越大。(3)如果技术进步是劳动偏向型的,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边际产量会提高得更多,生产中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就业就会增加。  接着文章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服务业主要行业1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以及有偏技术进步进行了估计,得出了服务业主要行业的要素替代关系及技术进步类型并分析了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与服务业就业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主要行业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两个行业的资本和劳动是替代关系;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这三个行业的资本和劳动是互补关系。服务业主要行业均为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即五大行业资本效率水平的提高速度均大于劳动。此外,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换句话说,技术的发展会使得资本要素的投入比例上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技术进步为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即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劳动要素的投入比例上升。  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应注重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保证传统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大力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2)关于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在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适度发展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服务业,因为这些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较强,可以充分发挥带动就业提高的的补偿效应。(3)在提升就业质量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以及再就业服务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4)通过合理引导投资行为带动资本的良性积累,实现就业增加。(5)鼓励将技术进步模式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将就业的领域向上游推移,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本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选择服务业就业为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紧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最后指出了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服务业就业的相关文献,并简单介绍了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两个关键概念。其中,重点研究了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  第三部分:中国服务业就业现状分析。本章从三次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角度分析了中国第三产业就业的现状。  第四部分:理论分析。根据CES生产函数,对产量关于劳动力和资本需求求一阶偏导,得出劳动力数量和要素替代弹性以及有偏技术进步的关系式,然后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第五部分:实证分析。首先是估计方法介绍和数据说明,然后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得出了服务业主要行业的要素替代关系及技术进步类型,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检验与分析。  第六部分:结论和政策建议。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提出政策建议。  论文创新点在于:1、对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就业的研究,分析比较深入具体;2、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角度分析服务业就业情况,视角比较新颖。3、采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估计服务业主要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及有偏技术进步,方法比较稳健。
其他文献
该文阐述了在当今信息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下,信息对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为科学经济决策服务作了粗浅研究.该论文分四章,首先分析了经济决策的概念、作用
2019年10月23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金三林作关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出席报告會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理事、会员共百余人。  本刊记者
期刊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与企业决策活动密切相关,企业的决策活动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信息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深刻变化.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无疑,知识经济的到来,
该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二十年来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引进技术对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影响,以及中国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化的不断推进使地球的距离在日渐缩小.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明显地变成了各国经济和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国际服务贸易最重要内容之一的国际工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