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城国际”项目活力塑造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合肥城市面貌在城市化大潮中日新月异。“新城国际”项目作为未来合肥新区CBD的商业核心,力争成为强大的“活力磁场”,从而为合肥市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城国际”项目活力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活力塑造本质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项目自身的特点,即“新城国际”是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跨越了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两个空间领域。由系统论和信息论可知,城市活力是一种信息,它是人类生命力的表征,并且可以通过设计者对活力要素的组织承载到城市系统之中。对于“新城国际”项目这种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间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来研究,以弥补传统的规划观和建筑观的不足。总之,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原理,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整体统一地对“新城国际”项目活力塑造过程进行深入剖析。 项目活力塑造的关键是对活力核心要素的设计和组织。根据相关理论和项目实际特点,可将“新城国际”项目活力核心要素分为功能要素、空间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三大类,每一类要素可单独视为一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了下一层次具体的活力要素。各活力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新城国际”项目占地有限,功能复杂,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意义,给空间环境的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然而,遵照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原理,结合灵活多样、以人为本和勇于创新的设计理念,可以实现对活力核心要素良好的组织,从而提出项目活力塑造对策,得到可行性方案。 信息论和系统论作为当今世界的显学,为揭示项目活力塑造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其为切入点和研究视角也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幕墙是当代建筑的常见要素之一,是建筑形式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探索幕墙设计中几何控制的方法。第一章阐述幕墙设计几何控制的理念,借鉴几何学对物体的描述
本文旨在从社会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建筑文化现代转型展开系统研究,探索能够反映建筑文化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引导建筑文化发展过程的宏观观念,力图构筑一个具有清晰逻辑框架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近几年来,它正逐步被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但是,目前其应用还主要是以表现工具的形式存在;人们
南京近代建筑在南京建筑史乃至中国建筑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其对南京近代城市建筑产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以及留下的丰富建筑遗产,在中国近代建筑史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的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内研究的核心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发现,不同交通方式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和开发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而土地利用
学位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活动,人的意识形态也发生根本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城市休闲生活的品质,因此用来宣扬权力的大型市民广场就无法满足
学位
“温州模式”推动了温州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在2005年,温州被《经济日报》评为“重商与开拓意识最强的城市”。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温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随着经济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及其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长久以来都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城市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聚集、社交、休闲、节庆以及抗议和示威的机会。为人们从密集的城市街
论文以发达国家大城市都市区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大城市区域化、世界城市体系重构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的空间发展问题。论文以城市空间分析和解析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急剧膨胀和郊区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间上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受到地理学者、城市规划师甚至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