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心”范畴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陆九渊的著述已很丰富,但是对他“心”这一范畴在其思想中的地位,甚至在整个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以往研究基本都以儒学和佛学两条线索对陆九渊思想进行研究,多侧重于研究陆九渊心学在儒学思想内部的发展。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心”范畴为主线,通过陆九渊“心”范畴的诠释,“心”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心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心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其中对整个儒家与佛家心范畴表达还要作一番梳理,从而引出南宋时期陆九渊所面临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陆九渊心范畴与性范畴关系作了论述。性本具心生之意,心所具有的性善也是一切伦理意义的终极根据。心性同一在中国古代人性论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三章对陆九渊心范畴与理范畴的关系作了论述。“心即理”是陆九渊核心,也是本体论根据,论“心”必论“理”。
其他文献
当言说“中世纪”的时候,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仍旧是那个“教士统治下的黑暗、愚昧的时代”的阴影。但是黑暗之中必有光明,也需要将黑暗与光明分开看。正是在这一时期,基督教扎根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前期维特根斯坦通过分析语言和命题如何具有意义的逻辑条件,认为命题必须是事实的逻辑图像,才能为真或为假,才能具有意义。由此他提出了命题意义的图像说。他认为命题的本质在于
巴赫金以复调(对话)理论、狂欢理论闻名于世,实际上他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超于此,其外位性理论、“未完成”理论、超语言学等理论也蕴含了非常深刻的思想。尽管巴赫金的研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