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心理语言学有关阅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更为有效的大学俄语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心理语言学在阅读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与阅读相互发生作用。阅读是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统一。自下而上模型、自上而下模型和交互作用模型等阅读模型以及命题理论、图式理论、容量理论等阅读理解的相关理论对外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后,本论文对大学俄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大学俄语属于综合性基础课,大学俄语阅读是理解性和积累性阅读,熟读、背诵是实现理解和积累的重要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词汇量不足、理解不准确和对俄罗斯文化了解不够。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可行的大学俄语阅读教学方法。我们认为应按技能课的要求把俄语阅读能力训练分为具有稳定性的全程训练的大结构和具有可变性的过程训练的小结构,始终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依据课程的结构原理,建立课内导读和课外自读两种体系,充分挖掘课外潜力,扩大阅读量;加强大学俄语泛读教学,充分发挥图式理论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大学俄语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