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开始,中国创下了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十连冠”。私人汽车消费已成为主流,河北省作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其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车市是否饱和,私人汽车保有量是否达到适度规模,未来汽车工业是否还有发展空间,政府和老百姓非常关注。因此,分析河北省私人汽车保有量状况,找出影响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因素,并科学测度其适度规模,不仅对丰富汽车保有量领域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推动汽车普及、解决供需矛盾、助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构建了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相关理论和原则,建立了人口结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交通运输和宏观政策“五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29个指标。第二,明确数据来源,对河北省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人均GDP平稳增长,汽车消费加速,汽车工业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幅开始放缓;新能源汽车日益崛起;城乡家用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交通拥堵日渐凸显。第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了河北省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25个定量指标对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人口结构”影响力度最弱,“经济社会”影响力度最强,“资源环境”中钢铁产量作用最大,“交通运输”关联差异最明显。然后,根据对宏观政策4个层面的定性分析,发现其对引导汽车消费均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利用DEA模型分析了河北省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适度规模状况。首先,利用灰色关联-AHP和熵值法进行组合赋权,得到一级“综合指标”。然后,从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指标两个角度建立“产出导向”型的BBC-DEA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河北省私人汽车保有量并未处于适度规模。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综合指标均存在投入冗余,私人汽车保有量存在产出不足。综合来看,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私人汽车保有量并未处于适度规模。随着经济稳中向好的推进,汽车市场会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