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池知识和技术的引进(1855-1949)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电池工业是全球新能源研发领域的热门之一,创造新型电池是电子电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电池生产技术既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形态的表现。电池的发明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其核心技术是干电池和蓄电池制造。电池商业化生产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之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展。19世纪末电池传入中国时它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如今,电池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国防、工业、交通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现有的研究所成果来看,学界从物理学史及电力工业史两个角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电池有部分的研究,但对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技术应用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了晚清民国期间电池知识和技术的传入及发展,剖析了电池的传入、传播及应用对近代中国民众的生活、社会文化及民族电池工业等方面形成的影响。第一,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晚清民国时期与电池知识有关的期刊、报纸及物理学著作等文字资料,考察了电池知识在中国的传入即传播过程。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电池知识首先作为电学知识传入我国,物理学译著介绍了电池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情况,推动了晚清社会对电池的了解和认可;民国时期,电池专著、电机学校及电化学实验室的出现促进了民国社会对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第二,本文通过整理民国时期与电池制造技术相关的历史档案和图片等资料,考察了晚清民国时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的过程。本文认为,20世纪初期至中期,电池制造技术传入中国并逐渐实现本土化。在此期间,电池制造技术的传入及发展以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为载体,经历了进口产品、仿制外货、研究试验三个阶段。第三,在上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电池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过程,阐述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电池制造业加速了中国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发展。电池的应用延长了部分行业的工作时间,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电池衍生出来的电子、电器等产品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涤纶三叶异形丝的生产过程,通过试验,确定了涤纶有光三叶异形丝最理想的生产工艺参数;纺丝速度3300m/min;熔体温度292—294℃;侧吹风风速0.45—0.50m/s;卷绕超喂率
未成年人缓刑适用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符合哪些条件的未成年犯罪人应该适用缓刑?第二,对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的法律后果为何?未成年人缓刑制度的规定是否恰当,适用程序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持续性滑膜炎、全身性炎症及自身抗体的出现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这类自身抗体以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
广东省东莞市是继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后又一个在社会工作领域飞速发展的城市。东莞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问题突出,这正是全国经济城市飞速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政府对社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必将围绕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来组织和实施。了解和研究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以及在不同模式下学生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年北洋政府时期的“官督商卖“的烟草公卖制度。现行烟草专卖制度的确立标志是1991年《烟草专卖法》的颁布和实行。国家对于烟叶种
随着社会活动和服务中知识含量的稳步增长,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重要工具和研究内容。另外网络教育的发展,也使得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业愈发的重要。网
采用粉末冶金(PM)方法制备了锰增韧的Al-Zn-Mg-Cu合金,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铝合金的微观组织.热挤压后未发现有粗大的含锰析出相形成.经T6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制度创新所带来的转型,即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导致的社会结构从单位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型;二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转型,即因信息革命
招标采购作为一种适用的采购模式,已经为大多数所广泛采用。一般而言,现有的招标采购决策机制主要是经典的第一价格模式和维克瑞所设计的第二价格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