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是夺金数量众多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之一。世界乒坛以中国核心的格局多年未变,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高水平运动员数量和质量上远不及中国。作为乒乓球强国,在继续保持本国竞技水平领先的前提下,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提高竞技实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喜欢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基于此,中国乒乓球的“第三次创业”应运而生。“第三次创业”倡导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来推广乒乓球运动,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度,而加强国际青少年训练营的开展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国际青少年训练营是国际乒联倡导,中国乒协组织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乒协联盟共同主办,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利用中国乒乓球的技术优势和训练优势,让各国、各地区训练出更多更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去冲击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以此来激励各国发展乒乓球运动,促进乒乓球项目的普及度,增加乒乓球的市场份额,最终来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三次创业计划下,国际青少年训练营训练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国际青少年训练营在内容要素的安排上,以发展竞技能力要素即技战术训练要素、体能训练要素、比赛要素为主,以业务学习及其他协同要素为辅,内容全面,上海训练营较为重视“以赛促练、赛练结合”,突尼斯训练营则以技战术训练为主。2国际青少年训练营训练模式,其阶段性划分为适应性训练、排位比赛、板块周期性训练与交流比赛4个阶段;以参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为核心,结合业务学习,加强运动员专项理论知识和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内容全面,有效的促进了参训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3国际青少年训练营技战术训练采用单球、多单、多球等多种训练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强调队员基本能力与个人特点发展的结合,以及发球、技战术意识和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4体能训练上,结合青少年素质发展敏感期特点及专项趋势要求,以力量和速度训练为主,耐力、灵敏、协调素质协同发展。5上海训练营呈现出“2+3训、赛”的结构特点,即2段训练和3段比赛结合模式;突尼斯训练营则呈现出“2+2训、赛”结构特点,即2段训练和2段比赛结合模式,这两种训练模式都保证国际青少年训练营训练安排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