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剧是湖北省的地方大剧,她有着四百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汉剧剧目中历史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历史剧中“三国戏”的数量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汉剧的研究还非常少,而对汉剧的三国戏的系统研究更是几乎无人涉及。本文选取汉剧中的三国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汉剧三国戏展开论述:首先从汉剧三国戏的剧目、剧本入手来探究其题材来源,然后重点论述现代汉剧的的直接来源早期汉剧,最后从戏曲表演的角度来介绍汉剧名家与三国戏的渊源。一是汉剧三国戏的剧目、剧本、题材来源概述。剧目方面,主要是通过《汉剧剧目表》、《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汉剧志》、《汉剧史料专辑》中的三国戏剧目的考证,得出其具体的数目。剧本方面,现代汉剧主要以《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中收录的53个三国戏剧本为蓝本,按照剧本来源、剧本规模、剧中主要人物、表演行当等四个标准,将它们分类概述。题材溯源方面,主要考察了汉剧三国戏与《三国演义》、元明杂剧、明清传奇的关系,探讨了汉剧三国戏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二是早期汉剧三国戏。内容上主要包括《新镌楚曲十种》中的三国戏《英雄志》、《祭风台》,《俗文学丛刊》中的楚曲三国戏《辕门射戟》、《曹公赐马》、《东吴招亲》等5个这些早期楚曲的特色有四点:一是剧本形式较古老,二是剧本内容粗糙民间色彩浓厚,三是语言风格浅白平直,四是表演行当重视男性脚色。它们对现代汉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汉剧在此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三是汉剧名家与三国戏。本文主要选取了早期的汉剧名家“活关公”——米应先“汉派老生”——余三胜,近现代的汉剧名家汉剧大王——余洪元、“余派”艺术传人——胡桂林、钱文奎、陈春芳、“活周瑜”——董金林、“活蒋干”——李春森等人作为个案研究。通过他们的精湛表演,来感受汉剧的魅力。总之,汉剧中的三国戏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早期楚曲中的三国戏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汉剧国戏的表演艺术精湛、独具魅力。它们不仅在汉剧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中国戏曲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