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旅游地是旅游活动的承载体,是一种因为人们的旅游活动使得组织内的各元素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的系统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变化都非常敏感。旅游地灾害管理对于提高旅游地抗灾害事件的抗逆能力,树立安全旅游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系统混沌模式帮助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造成旅游敏感性的原因并认识到旅游地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在旅游系统中,所有的参与者可以被归纳成七个元素: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媒介、与旅游相关的组织、与旅游有关的外部因素、与旅游无关的外部因素和混乱制造者,七者自成个体又相互干扰和联系。 对我国灾害管理意识的现状调查,证明了建立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框架的必要性。无论年龄差别、工作差别和学历差别,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实施危机管理,尤其是旅游地的灾害管理。而在灾害管理的认知度上,结果是让人失望的。只有少数企业单位有相关制度,极少数人接受过相关培训。以此看来,建立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框架,指导旅游地进行灾害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的框架建立是基于对旅游系统混沌模式的理解。框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预控启动机制和灾害管理计划。预控启动机制指导灾害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和监测,并在适当的时机启动特殊状态下的灾害管理。灾害管理计划的制定是依德尔菲法,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它整合了系统各元素的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形成一个旅游地的灾害管理计划框架,以指导不同的旅游地针对不同的灾害制定详细的灾害管理计划。 从前文构建的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框架角度来看,中国政府、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对SARS的措施仍有不少可改进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