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l4/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过程,是多种可造成严重不可逆视力丧失的视网膜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在近几十年的努力中,对于CNV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CNV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对于其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仍然知之甚少。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 Dll4)是Notch信号系统家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配体之一,特异性的表达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系。值得注意的是,小鼠基因敲除的研究中发现,单一Dll4等位基因缺失便会由于血管系统的发育障碍而导致小鼠胚胎期死亡。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仅有两个血管发育相关基因,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半剂量等位基因致死效应,表明其在血管发生及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 1)对于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功能非常重要,参与RPE细胞在受到多种来自于视网膜、Bruch’s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微环境中如缺氧等刺激因素的影响后诱导CNV发生的起始过程。缺氧环境下,RPE细胞可通过HIF-1α-VEGF通路信号介导,影响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choroid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ECs)的功能,从而调控CNV的发生发展。而已有研究报道发现,Dll4属于缺氧调控基因,在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功能中,它不仅可以直接受到HIF-1的信号诱导,同时也可接受HIF-1-VEGF通路信号调节。结合这些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在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病理变化中,Dll4/Notch信号可能参与HIF-1α-VEGF信号途径调节CNV的血管生成。并且,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已首次证实,Notch信号参与到CNV的调控,其信号的缺失将导致小鼠的激光诱导CNV模型发生更为严重的新生血管生成。然而,对于Dll4/Notch信号在CNV中调控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环境缺氧刺激下Dll4在眼内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Dll4在参与调控CNV生成过程中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间的关系,并应用共培养体系,模拟体内环境状态下RPE细胞与CECs之间的关系,以观察Dll4在缺氧条件下RPE细胞诱导CECs功能变化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方法1.在本研究中,为了便于实验操作及相关研究,我们选择了与人CECs高度同源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系——RF/6A细胞用来进行实验研究。对于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和RPE细胞进行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刺激,并建立RPE-RF/6A接触/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以探讨Dll4参与HIF -1α-VEGF通路途径影响CNV调控的具体作用。2.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Dll4、VEGF以及HIF -1α在缺氧的RF/6A细胞中的表达变化。通过shRNA干扰、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几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RF/6A细胞进行体外转染,通过转染表达全长Dll4的质粒或靶向Dll4的siRNA形成Dll4不同表达水平的内皮细胞系。此外,应用Notch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 secretase inhibitor, GSI)阻断整个Notch通路信号。然后用不同Dll4/Notch通路信号水平的RF/6A细胞与RPE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共培养,观察由RPE诱导的RF/6A细胞功能改变情况。3.另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Dll4在RPE细胞中的表达,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分析了RPE细胞中Dll4在化学缺氧刺激下的表达变化。同时,通过体外转染技术改变RPE细胞中的Dll4表达水平,观察其对RPE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功能的影响。结果1.研究显示RF/6A细胞中Dll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CoCl2诱导的化学缺氧条件下显著上调,呈时间依赖性改变,并且这种上调变化受到HIF-1α以及VEGF的信号介导。共培养体系的结果表明,在缺氧的RPE细胞诱导条件下,提高RF/6A的Dll4表达水平使得细胞增殖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增强,但侵袭能力减弱。siRNA抑制细胞中Dll4的表达后则使细胞功能呈现相反的改变。药物性阻断剂GSI完全阻断Notch通路信号后对RF/6A细胞功能产生的作用与单纯抑制Dll4的作用一致,但不完全相同。接触共培养体系中观察到Dll4具有抑制RF/6A细胞穿透RPE细胞单层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VEGFR1、VEGFR2、EphrinB2和EphB4,几个关键的CNV调控相关因子,在组成性过表达Dll4的RF/6A细胞中表达发生显著性改变,为RF/6A细胞行为学的变化提供了机制分析。2.另外,对于Dll4在RPE细胞中的初步研究发现:RPE细胞中存在Dll4的表达,缺氧诱导刺激下,RPE细胞中Dll4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呈时间依赖性改变。应用体外转染技术改变RPE细胞中Dll4的表达水平以及药物性阻断Notch通路信号后发现,Dll4对RPE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移行和侵袭呈现抑制作用。此外,接触RPE-RF/6A共培养体系中观察到,在RPE细胞中组成性过表达Dll4将阻碍RF/6A细胞穿过RPE细胞层的过程。结论Dll4是一个重要的血管调节因子,它参与到CNV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其作用可能是通过HIF -1α-VEGF信号通路作用调节缺氧条件下的CNV进展。靶向Dll4/Notch信号研究可能为治疗眼内血管性病变提供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乳腺癌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临床上青年乳腺癌已不少见,一般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恶
强研磨性硬地层的快速钻进问题,是深井、超深井钻井提速的技术难题。四川须家河组地层埋藏深、可钻性差、研磨性强,在以往钻井提速过程中,钻头钻速慢,寿命短,钻头消耗量大,大
目的通过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ERCC1在胃癌及胃粘膜异型增生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MGMT、ERCC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可否将MGMT和ERCC1作为监测胃粘膜早
以土地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海域归国家所有为法律背景,受到巨大经济利益驱动的各方对滩涂展开了激烈冲突,表现为私主体之间、公权力之间、私主体和公权力之间三种不同类型
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含有2个牙根(近中根和远中根)、3个根管(近中2个,远中1个),但有时会在远舌侧出现额外的远舌根。该牙根变异在白人与黑人中发生率较低,一般小于5%,而在黄种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工具、前提条件和关键技术。目前,健康风险评估已逐步发展成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行为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是健康
《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本人在贵刊2019年10月第24卷第10期发表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的剂量学和近期疗效观察》一文,因存在署名争议,故申请撤
期刊
目前市售的糯米甜酒大都是以糯米为原料经酒曲固态发酵这种传统的酿造方法制成的,它口感醇厚绵甜、酒味独特、带有糯米的清香,同时糯米甜酒营养丰富,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政府作出了碳减排的承诺。产业结构作为连接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纽带,其优化升级被认为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能源大省陕西省为例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产业结构演变对碳排放影响的相关理论,其次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二氧化碳排放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基于陕西省近十几年来的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研究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对碳排放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的生育率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的阶段。2001年,韩国步入世界上超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低生育水平带来的种种人口问题,令韩国政府头疼不已。那么,都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