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导师范冠杰教授业医二十余载,一直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研究,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颇有心得。本课题通过整理范冠杰教授运用中药调脂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辨治规律及用药特色,知常达变,承前启后,以求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丰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理论体系,造福患者和社会。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深入搜集范冠杰教授近年来诊治高脂血症患者的门诊资料,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四诊、方药及医嘱记录,详细填写回顾性病例信息采集表。在整理病例分型、治则、处方用药的基础上,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归纳出范冠杰教授运用中医药论治高脂血症的主要临床经验。结果1.本课题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范冠杰教授门诊就医的83例患者资料,男女比例约1:1.2,年龄以30—70岁居多。其中,患高胆固醇血症者51例,高甘油三酯血症者45例,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者4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1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9例。2.疗效上,经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脂66例,有效46例(69.7%),显效17例(25.8%),临床控制3例(4.5%);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脂58例,有效39例(67.2%),显效14例(24.1%),临床控制5例(8.6%);治疗1年后血脂监测37例,持续临床控制者19例(51.4%),其余接近正常水平。3.中医辨证方面,症状以口干、失眠、口苦、倦怠乏力、腰酸膝软、急躁易怒、肢体疼痛、便秘、多汗、脘腹作胀多见;暗红舌、白苔、弦脉为常见的舌脉诊情况。选取首诊、治疗1月、3月、6月的资料进行分析,辨证以虚实夹杂多见,虚为气虚或气阴虚,实则以湿热、血热、血瘀、气滞为主,随着疾病的进程,呈动态组合变化。4.中医药治疗方面,83例1035张处方,涵盖健脾补气、疏肝解郁、补益肝肾、宁心安神、清肺养阴、清热祛湿、凉血活血、通下消滞等八种治法,使用频数最多的前十五味中药为甘草、黄芪、生地、绵茵陈、丹皮、地骨皮、薏苡仁、连翘、丹参、玄参、白芍、柴胡、山楂、葛根、旱莲草。5.合并症方面,同时患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的有69例,患高尿酸血症者26例,患脂肪肝者16例,患高血压病者12例。治疗后,血糖、血尿酸水平有所下降。结论范冠杰教授在多年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过程中,重视高脂血症的治疗,创立“动—定—序—贯”理论,在此指导下有序连贯地运用健脾补气、疏肝解郁、补益肝肾、宁心安神、清肺养阴、清热祛湿、凉血活血、通下消滞法等八法,结合岭南人群体质特点,注重应用清热养阴、活血化痰等治法,使患者血脂得到有效调节,症状得到改善,显示出中医药在此领域的明显优势。导师范冠杰教授论治高脂血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是我们内分泌专业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