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有关产业的生态化的研究在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中已引起更广泛的重视,众多专家、学者也在努力探索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协调人和自然生态系统间关系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忽视了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产业安全和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忽视产业的竞争力会使该国民族产业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空间。产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适应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生态消费的需求,必须提高产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的转化与利用效率,必须同相关产业、产业上下游企业,甚至是竞争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传统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理论对国内、外各产业的竞争状况和市场地位评价和分析已经略显力不从心,新的产业生态竞争力评价与分析理论应该突破传统产业竞争力研究思维模式,引入新的评价元素。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学术界对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论文第二章对产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产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相关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如: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世界银行的亚拉威评价体系、GEM评价模型等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体系。其中,艾思提和波特两位教授从资源生产率角度对竞争力的分析触发了本文从生态角度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再思考。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相似性是产业生态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类比分析,得出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及特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1)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结构相似性。自然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组成,多个生物体形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产业生态系统由产业生态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多个企业形成产业链,多条产业链形成食物产业网,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有很高的相似性。营养结构上,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进行营养传递;产业生态系统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进行产业流通。(2)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功能相似性。自然生态系统有竞争、共生、捕食、寄生等生态基本功能活动;产业生态系统有企业竞争、企业共赢、企业捕食、企业寄生等产业基本功能活动。(3)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特征相似性。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都具有对周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都具有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特性;自然生态系统提倡提高每个能量层级间的转化效率,产业生态系统提倡提高每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生产效率。根据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结构相似性、功能相似性和特征相似性,结合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第四章分别给出了产业生态竞争力、环境适应能力、产业和谐共生能力、资源生产率的相关定义。产业生态竞争力是指整个产业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互动,将和谐共生和协同进化的思想用于产业内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生产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从而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外部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生态竞争力要求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对周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要求产业生态系统具有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特性;要求产业生态系统具有高效的系统转化能力。产业环境适应能力要求产业能经受得起外界刺激和冲击,在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贸易环境变化、科学技术发生重大变革、原材料供应条件改变、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动荡等情况时,能按照产业中长期规划的要求主动适时地调节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产业生态竞争力,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和谐共生能力要求在产业生态环境中,产业共生单元以产业链为纽带,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形成产业与产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共生关系,不断协同进化,不断提高产业生态竞争力,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链中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转化效率是实现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资源生产率要求产业生态系统在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活动中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率和速度,其核心思想是高效的“以少产多”产业资源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和能源,用较高的转化速度从一种产品或过程中得到同等量或更多的效益或成果。第五章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从生态视角验证了产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子结构。研究发现,环境适应能力,和谐共生能力、资源生产率是产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和谐共生能力因子、资源生产率因子同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环境适应能力因子也通过了相关分析。环境适应能力各二级指标中,原材料市场变化适应能力、贸易壁垒适应能力、汇率变动适应能力三个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正向相关性得到验证;新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行业标准执行能力,新市场开拓能力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通过正向相关性。和谐共生能力各二级指标中,上下游企业协作能力、竞争企业协作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三个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正向相关性得到验证;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区域行业协会指导能力、相关产业协同能力、区域产业链发展水平通过相关分析,没有通过回归分析,部分正向相关性得到验证。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值耗能量、资金周转率、利润率四个资源生产率二级指标因子全部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正向相关性得到验证。第六章以园州、平湖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建设为例,从环境适应能力、和谐共生能力、资源生产率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产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生态竞争力提供了实践指导。第七章给出了研究的基本结论,环境适应能力,和谐共生、协同进化能力,资源生产率是影响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因素。产业生态竞争力不只是强调的单个生产者的竞争力,而更注重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合力;产业生态竞争力理论从本质上颠覆了传统产业竞争思想,革新了传统产业的运营模式,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交专用设置标准的分析,以及结合国内相关学者与机构的研究结论,从南京市城市交通及公共交通需求和设施情况出发,对南京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标准进行研究,并提
扬琴是一种兼有广泛世界性和鲜明民族性的击弦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品种众多、源远流长。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演奏特色,
4H-700花生联合收获机是国内第一台花生联合收获机,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研制成功。这种能一次性完成拔秧、摘果等收获全过程的花生机械,与原来单功能的花生收获机械相比,是一
先秦时期的情理美学观是从“诗言志”观念生发为儒家的以理节情论、道家的情感自然论和屈原的“发愤抒情”论的不同理论形态,它们共同确认了文学情感表现的文艺本质论。在此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深了世人对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认识。现在英语教学在许多国家都倍受重视。交际教学法的诞生是二十世纪语言学
长期以来,人大定位于监督"一府两院"的政治功能,而非管理社会事务的治理功能。基于人大的法定职权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人大应当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同时
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研究是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展开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对指导产业集群及提供发展策略起到了
笔者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加之班主任工作的便利条件,在所教的班级里进行过初步的探索与尝试,本研究以语文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哲学
当今时代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教育管理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高职院校管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6年通过对全国11个城市0-7岁208620名儿童的调查,发现我国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2%(1986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