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病变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wze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血清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AFLD)肝脏损伤的关联。方法:选择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共约3792例体检者,检测其人体学指标、生化指标;选取280例行Fibroscan检测的NAFLD患者,检测其肝脏弹性值、人体学指标、生化指标;选取191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NAFLD患者,检测其人体学指标、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体检人群中NAFLD患者占38.4%(1456/3792);NAFLD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3.4±90.2umol/l vs.295.0±86.3umol/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身高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肌苷(SCr)、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903,95%CI:1.526-2.347;p<0.05);280例行Fibroscan检测的NAFLD患者中,ALT升高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性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91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NAFL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S)评分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同时高尿酸血症组的脂肪变评分较尿酸正常组严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纤维化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与NAFLD患者肝脏炎症进展相关。第二部高尿酸血症对NAFLD大鼠肝脏病变的影响目的: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探讨高尿酸血症对NAFLD大鼠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高酵母饮食组。每2周监测大鼠肝功能(ALT、AST)、血脂(TG、TC)、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水平。第8周开始,高脂高酵母饮食组分2次皮下注射氧嗪酸钾乳悬液100 mg/(kg*d);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均予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并继续监测以上生化指标。第3、7、11周末分别处死一批大鼠,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第3周开始,高脂高酵母组尿酸(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7周时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高脂高酵母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均出现肝脂肪变、小叶内炎症,第11周时高脂高酵母饮食组较高脂饮食组NAS积分更高,小叶内炎症更重。结论:以高脂高酵母饲料联合腺嘌呤灌胃并适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乳悬液可建立持久稳定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NAFLD肝脏炎症的进展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金属基质蛋白酶是一类在降解细胞外基质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内源性酶家族,具有锌依赖性。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是其家族
目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种多样,预后也大不相同。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
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性、病程长、不能彻底治愈等特性,严重影响PCOS女性的正常生活。国外对PCOS女性生活质量的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发健康大鼠离体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影响,并探讨SP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均采用体重250-3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25%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