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整理、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室内鉴定,基本查清了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同时,笔者还对本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统计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7科682属1446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有35科66属192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65科604属1240种。2.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192种,隶属于35科66属,分别占广西蕨类植物57科159属861种的61.40%、41.51%、22.30%,占全国蕨类植物63科231属约2600种的52.23%、28.57%、7.38%。本区蕨类植物的优势科有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叉蕨科,这几个科共含有130种,占本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7.71%。本区蕨类植物的优势属有凤尾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毛蕨属、短肠蕨属、铁线蕨属、贯众属、鳞盖蕨属、星蕨属、三叉蕨属、线蕨属、石韦属、剑蕨属,共含有117种,占本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0.94%。3.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以兰科、樟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桑科、菊科、荨麻科、茜草科、唇形科、毛莨科、禾本科、百合科、苦苣苔科、鼠李科、芸香科、马鞭草科、紫金牛科为优势科,这些科共有260属、605种,占本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42.21%、48.24%。本地区种子植物占优势的属有榕属、铁线莲属、悬钩子属、木姜子属、润楠属、楼梯草属、花椒属、珍珠菜属、樟属、蓼属、冷水花属、青冈属、鼠李属、槭属、紫金牛属、荚蒾属、菝葜属等。4.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属于亚热带性质。蕨类植物区系在科、属两个等级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其中从科级水平来看,除世界分布科外其余全为热带分布科;从属级水平来看,除世界分布属外,热带分布的属占本区蕨类植物属的78.43%,温带分布科占19.60%。种子植物区系从科级水平来看,热带分布科占本区种子植物科总数的50.01%,温带分布科占22.66%;从属级水平来看,热带分布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1.19%,温带分布属占29.19%。总体来看,热带成分比重较大,但温带成分对本区也有一定影响,属于热带向温带的过度类型,即亚热带类型。5.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明显。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可分别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属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和2个变型。该区的种子植物的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型和9个变型;属可划分为13个分布类型和15个变型。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东亚特有科4个,中国特有分布的属有17个,广西特有植物有47个。6.据统计,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中有珍稀濒危植物98种,被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Ⅰ)收录的有14种;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有17种,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入的有76种。另外,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建议将本区除上述的濒危植物外的其他99种同列入本区重点保护植物。7.在野外调查中发现新种8个,即环江耳蕨Polystichum huanjiangense、木论耳蕨Polystichum mulunense、灰背木姜子Litsea dorsalicana、伞花润楠Machilus umbelluta、环江马兜铃Aristolochia huanjiangensis、木论马兜铃Aristolochia mulunensis、狭叶蛛毛苣苔Paraboea angustifolia、罗城细筒苣苔Petrocodon luochengensis;中国新记录植物属1个,即黄金柏属Xanthocyparis;广西新记录6个,即贵州贯众Cyrtomium guizhouense、小盾蕨Neolepisorus minor、滇黔金腰Chrysosplenium cavaleriei、革叶石豆兰Bulbophyllum xylophyllum、钝叶毛兰Eria acervata、广东盆距兰Gastrochilus guangtu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