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重组——叙事文本和建筑空间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不只局限于话语,它同时在非语言形式的其他艺术体裁中存在,如戏剧、绘画、电影等,表现为一种没有讲出来的故事,建筑则可以被看成是加入了空间因素的立体叙事文本。对于叙事艺术来说,其叙述结构的形式对于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叙事文本和建筑空间进行阅读和比对,通过对两者的历史发展关联性的解读,探索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对当代空间探索做出具有积极意义的思考。   具体说来,文章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内容、目的和方法等等。第二章就共同的理论基础对叙事文本结构和建筑空间结构的可比性进行研究论述,并列举从空间到叙事和叙事到空间两方面的案例,阐明两者的关联性及相互间的实际应用。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叙事文本结构和建筑空间结构的纵向比较分析,通过对传统、现代派和数字时代叙事文本和建筑空间的对比研究,分别探讨了两者结构和界面上共同的特征,并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本质影响因素。第六章是对叙事文本结构和建筑空间结构比较分析的横向梳理,总结归纳了文本结构和空间结构从线性到非线性,结构在重组、界面在消融的发展趋向,并对两者多媒介交互发展的未来提出展望。第七章结语综述了研究的过程及意义,并总结了叙事文本结构研究对建筑空间设计和构思方面的启示。
其他文献
室外空间环境作为小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的行为与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教育更加注
学位
学位
城市特色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与城市现代化同时出现的。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自身建设的盲目和无序,导致了城市风貌特色的混乱。城市建设的模仿和“克隆”现象
本文主要研究玻璃材料在高层建筑表皮领域中的运用,并且侧重于高层建筑表皮中的形式运用。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设计概念、材料选择、建造逻辑以及形式秩序的分析,总结出玻璃运用
20世纪下半叶,相继诞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理论的集合一系统自组织理论,以系统的发生、发展为重点,揭示了自组织系统发展的内
学位
学位
目前,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的重点发展产业,而创意产业园区是推动其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创新性地将园区分为遗产利用型、科研机构依托型、园中园型以及
土地制度是乡村最根本的制度,它影响着乡村定位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土地配置、人地关系等多方面,并最终影响着物化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但在当下,土地制度的缺位导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