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调查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的基础上,采用群落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及季节变化对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七星瓢虫体型的影响,同种瓢虫鞘翅的色斑变异。其研究结果如下:   (1)本次共采集到瓢虫5亚科20属56种,共3218头,其中,已知45种,2个云南新分布种;待定种11个。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和八仙花崎齿瓢虫Afissula nyarangeaePangetMao为优势种。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依次为:瓢虫亚科>食植瓢虫亚科>隐胫瓢虫亚科>红瓢虫亚科=小毛瓢虫亚科。各类群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依次为:捕食类>植食类>菌食类,捕食类瓢虫的优势种为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和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植食类瓢虫的优势种为食植瓢虫sp.4 Epilachna sp.4和八仙花崎齿瓢虫Afissula hydrangeae Pang et Mao;菌食类瓢虫的优势种为柯氏素瓢虫Illeis koebelei Timberlake。   (2)不同海拔带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瓢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以山体中海拔带(1600~1900m)最高,低海拔和高海拔逐渐降低,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则相反。1900m以下的海拔带捕食类瓢虫个体数量高于植食类,1900m以上的海拔带植食类瓢虫个体数量高于捕食类。瓢虫群落相似性系数(q值)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拔跨度越大瓢虫群落间相似性越低,反之则高;保护区内样带与农耕区样带瓢虫群落相似性低,农耕区内各样地瓢虫群落相似性较高,保护区内高低海拔带间瓢虫群落相似性低;但瓢虫群落多样性最高的1600~1900m与其它样带间瓢虫群落相似性较低。主成成分分析表明,捕食类和菌食类瓢虫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瓢虫群落变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3)农耕区板栗林瓢虫群落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农田和核桃林,咖啡林最低。瓢虫群落相似性系数(q值)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咖啡林与板栗林瓢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农田与核桃林间极相似,其余植被间中等相似。主成分分析表明,捕食类和植食类瓢虫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对农耕区瓢虫群落变化起重要作用。   (4)2008年4月到2009年2且间,瓢虫群落多样性在6月到10月间较高,但波动大,6月和9月多样性最高,2008年7月、8月、11月、2009年1月、2月份瓢虫群落多样性较低。各月份间瓢虫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1333~0.6786之间,2009年1月与2008年4月~11月瓢虫群落间中等不相似。2月份与12月、1月间中等不相似,与其余月份间极不相似。8月份与4~12月份间中等相似。其余月份间瓢虫群落中等不相似。距离系数为5.701时,将各月份瓢虫群落聚为5类:9月为一类,2月为一类,5月、6月、7月为一类,4月、8月、10月、11月为一类,12月与1月为一类。   (5)本次共采集到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红肩瓢虫Harmonia dimidiate(Fab.)、黄室盘瓢虫Panialuteopustulata(Mulsant)、十斑盘瓢虫Lemnia bissellata(Mulsant)和四斑裸瓢虫Calviamuiri(Timberlake)共6种同种间鞘翅色斑变异的瓢虫,其中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色斑变异最大,有14种色型。差异性分析表明,异色瓢虫、奇斑瓢虫和红肩瓢虫同种各色型个体间体型差异显著,黄室盘瓢虫、十斑盘瓢虫和四斑裸瓢虫各色型体型差异不显著。   (6)七星瓢虫体长和长宽比值随海拔的升高面增加,体宽在山体中部1600~1900m之间最宽,山体向上和向下逐渐变窑,低海拔带七星瓢虫体型接近半球体。农耕区咖啡林内七星瓢虫体长体宽的值最大,农田最小。不同月份间七星瓢虫体长和长宽比值在7到11月之间较大,12月和3月份体较小,体宽与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差异性分析表明,海拔1000~1300m与2800~3100m之间七星瓢虫长宽比值差异显著;农田与其余植被瓢虫体长差异显著,与核桃林在长宽比值上差异显著;8月份七星瓢虫长宽比值与其余月份间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相继经历了“单机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到现在的“网络资源库”,在数字化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字化教育中,离不开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通过整合优化教育信息资源,让教育效益最大化。笔者就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优化进行探究,追寻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教育信息;信息资源  G434  引言  在传统板书教育方式下,因不同区域教育资源、教
G633.6  当世界的发展进入到二十一几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化的时代到来了,并且已经充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彰显其功能的强大。习总书纪在关于信息化建设中强调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早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可见,信息化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之大,它将推动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
本文对大青山石质山区人工油松林、白桦林、山杨林、辽东栎—虎榛子林和虎榛子林主要树种生长特征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1)几种林分的胸径、树高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几种树
森林资源数据是林业科学数据的中心数据,可靠的森林资源数据是政府决策、科学研究和人才教育的基础数据。基于此,中外各国对森林资源数据的利用和开发都十分重视,在数据共享方面
学位
造林规划设计不但要遵守适地适树的法则,而且要根据当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林业生产计划和经营目的,来选择最适宜的造林设计方案。做到在满足物质、计划、经济等方面的条件
【摘要】多元的导入能让学生快速地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而多元的结尾,则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回忆,激发对下一次学习的强烈渴望,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起来。  【关键词】多元;导入;结尾;高效  G623.5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和人类智慧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一节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亦或是练习课,都有一个如何导入和如何结尾的问题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很强,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差错的生成。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课堂上教师用“资源”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天地,给予学生出错的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