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及后续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初步临床疗效;探索AS患者在使用依那西普一段时间后减量的时机和方法;比较依那西普治疗后,运用不同的非生物制剂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寻AS应用依那西普的后续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骶髂关节X线或CT结果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患者反应标准评价指标。从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VAS、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标(BASFI)4个方面评价疗效。统计治疗4、8、12周后的评价,记录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然后将达到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给予沙利度胺100mg,qn,第二组给予柳氮磺吡啶1.0g,bid,第三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统计评价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其他评价指标还包括BASDAI综合指数及其独立参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在每个观察周期上统计患者的复发率。结果1)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运用依那西普治疗至4周时,患者BASDAI、脊柱痛VAS、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SF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至4周时,ESR、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高于第4周(P<0.05);第8、12周达到ASAS5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高于第4周(P<0.05)。2)在后续治疗中,口服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口服沙利度胺或柳氮磺吡啶,在第20、24周,联合治疗组患者BASDAI、脊柱痛VAS、患者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指标明显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P<0.05)。第24周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P<0.05);且复发率略低于沙利度胺组(P<0.05),远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1)。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起效快、临床效果佳,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于AS的短期及长期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后续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的沙利度胺或柳氮磺吡啶治疗,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能够缓解由于长期使用依那西普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食品饮料是人类生活当中最基本的必需品。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毒韭菜、染色馒头等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安全问题暴露出来,食品饮料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自从视频分享网站出现,视频分享网站的盈利问题就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视频分享网站相继上市,人们对视频分享网站的盈利问题讨论的更是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刺激之下,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迅猛发展。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行业市场主体激烈的竞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车险电话销售、网络销售
总结回顾了罗布泊盐湖硫酸钾肥生产基地首个20万t/a生产盐田的建设的前期生产管理经验和探索实践,探讨了盐田初期生产的工艺特点和技术方法,对大规模盐田生产及我国盐湖资源
在综述国内外情报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情报文化的影响在决策机制方面主要是情报政治化,在决策者个人方面主要是行为倾向、认知偏见、领导风格,在决策团体方面主要是群体决
科技报告作为重要科技情报载体,是知识生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的科技报告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生产单位的性质、地域分布、主要单位,以及单位
<正>每天,踏着晨曦,迎着朝阳,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你会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三字经》、小韵文、国学经典不绝于耳,让你驻足享受清晨带来的浓浓书韵。1.创设学习氛
“今年的预算报告,对政策的解读更加充分,内容更加详尽,且通俗易懂。特别是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说,2017年,全国
报纸
以铜锤玉带草果实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皮色素的提取,并对提取的色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甲醇和乙醇易于提取该色素;该色素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低于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流动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以太原市城乡接合部H社区流动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认为经济目标和传统因素在流动家庭的生活空间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