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水之名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肿胀伦第二十四》:“腰痛足冷为肾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肾水,由多种原因损及肾脏所致。以长期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这与西医的肾病综合征完全相符。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每年儿童发病率约3/10万,成人约1.5/10万,一旦发病,很难痊愈。肾病发病迅速、症状严重、容易复发、所用药物副作用大、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样,是临床难治之病。而且,对本综合征存在古今、中西、内儿科等认识不统一,辨证不一致,治疗方案多样化,医生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等问题。对肾病综合征进行系统研究,统一认识、及时、有效的治疗,尽早控制蛋白尿,防止反复发作,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医药治疗水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在消除蛋白尿,防止复发及减轻西药副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治疗肾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不断涌现,人们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一些传统观念正在更新。因此,有必要对该病证古今中外资料进行全面研究整理,总结出“肾水”的病、证、症特点及理、法、方、药规律为准确诊治提供依据,这对于全面深入认识肾病综合征,规范医生诊治行为,提高肾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文献的大量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即:①不同文献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各不相同。②不同文献评价的治疗手段之间存在冲突。③新的治疗手段是否值得采用。④有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 对现有临床诊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是临床医师、患者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进一步的临床决策和卫生资源的分配,也关系到临床医师业务素质、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评价以往主要地取决于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经验以及对他人的经验的总结,显然会有失偏颇。在近20年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临床医学边缘学科——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则强调应以临床证据为基础,而这一证据的取得,完全依赖于以科学的方法对现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以及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系统性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文献综述形式。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和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基础上的新的医学科研方法。近20年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工作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其基本过程是以某一具体临床问题为基础,系统、全面地收集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上篇 循证医学及其在肾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性文献评价中的实践运用 资料与方法 本项研究文献的纳入标难为:1992~2002年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各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为力求全面覆盖各种文献,我们选择了以下4种检索途径: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光盘(题录);2.CNKI知识创新网(题录及全文);3.维普资讯(题录及全文);4.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手工检索。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如下: ①纳入标准 RCT、CCT和诊断试验的标准以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和临床流行病学的标准为准。重点注意下列标准: a.在一个或多个病人中进行的一种研究。 b.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可以是一种药物、手术、物理疗法、预防措施、健康教育、诊断试验和对照措施如:安慰剂、另一种药物或不做任何处理。) c.将受试者分入不同处理组采用了随机(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排序、抛硬币法等)或半随机(根据入院顺序、住院号、生日、星期几等交替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方法。 ②排除标准 a.一切无对照的试验(全部病人只接受一种处理)。 b.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由医生或病人来决定进行何种处理)。 c.历史性对照(两个不同时期进行的研究结果相比较)。 d.病例/对照(疾病组与非疾病组之间的比较)。lffi&0@opffide@opffi@@@ffe([jallfo&}ffi8il0i21ffi]tBopCh@eq8gnd e.按病人特点进行分配的试验(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病因、地区分布情况等)。 f 病例复习和回顾性研究。 g.动物试验及细胞和组织研究。但注意有时人的RCT和CCT也加在其中进行报告,应避免遗漏。 ③检索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为了保证将已发表的合格试验最大限度地检出,所制定的合格标准更注重敏感性,而不是特异性.换言之,所有肯定或可能是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均符合标准。即只要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