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是由核基因表达、在细胞质内参与葡萄糖分解代谢,主要作用是将磷酸二羟丙酮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TPI是由相同的两个亚基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大约由246-2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大约为27.5 KDa。从己知的一级结构来看,各种来源的TPI是相当保守的,它们的三级结构和作用方式也是十分相近的。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pi)突变可使磷酸二羟丙酮的分解受阻,促进糖异生,抑制葡萄糖的分解,细胞获得的能量大大减少,并引发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已经从人、鼠、果蝇、蚊子、黄粉虫等多种生物中克隆到Tpi基因,该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克隆了蜜蜂(Apis mellifera)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AmTpi)(GeneBank登录号为EF493864)。该基因全长为176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247个氨基酸的蛋白。对Tpi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较好地反映了Tpi的进化和分类关系。分别对AmTpi的DNA片段和cDNA进行了验证。测序结果表明,AmTpi序列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在进行拼接比对过程中还发现AmTpi所在的蜜蜂基因组中含有一段未测出的序列(Gap),通过PCR产物测序将该段未知序列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