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简称CLT)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特性以及美丽的外观,这为新型建筑体系提供了基础依据。CLT的胶合技术降低了对木材本身的质量要求,使得更多的木材可被优化应用于建筑领域。正交胶合竹木(Cross-Laminated Bamboo and Timber 简称 CLBT)是在正交胶合木(CLT)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其延续了正交胶合木(CLT)的各项特性,并在其基础上提高了承载力、稳定性和抗侧刚度等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 CLT柱和CLBT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了 CLT柱和CLBT柱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并对比分析了 CLT柱和CLBT柱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1)利用原材料格鲁斑胶合竹(glubam)和SPF(云杉-松-冷杉)木材组合成正交胶合竹木(CLBT)柱。完成了 CLT柱和CLBT柱的材料性能试验,确定了 CLT柱和CLBT柱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破坏形态以及破坏机理,建立了两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LT柱的破坏比较缓和,属于延性破坏;CLBT柱的破坏比较突然,属于脆性破坏。2)进行了 6组18根CLT柱和CLBT柱轴心受压试验,对比分析了各组试件的破坏形态差异,研究了竖向应变、横向应变、侧向挠度、极限承载力等随长细比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 CLBT柱和CLT柱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CLBT柱的极限承载力比CLT柱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 40.49%~61.01%,侧向刚度也有明显提高,峰值竖向应变提高了 30.45%~56.11%。3)通过分析CLT柱和CLBT柱轴心受压试验数据,结合国内《木结构设计标准》、《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以及美国Na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简称NDS)中的正交胶合木构件设计计算,推导出关于正交胶合竹木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CLT和CLBT的试验值和参考国外木结构设计规范以及改进的正交胶合竹木承载力公式计算的理论值吻合较好,和国内木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的理论值随试件长细比的增大越偏保守。4)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LT柱和CLBT柱轴心受压试验的构件进行建模,对其进行轴心受力情况的下的特征值屈曲分析、非线性屈曲分析,对比分析其应力、应变以及柱中侧向挠度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