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改性及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较为严峻和亟需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太阳能因其具备清洁、可再生、廉价等优点而成为理想的能源之一,而光催化技术则成为一种理想的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然而,传统的TiO2光催化材料,由于其禁带较宽,只对紫外光有响应,不能有效利用在太阳光占绝大部分的可见光和其较低的光量子效率使得TiO2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探求光催化活性强、对可见光有响应的光催化纳米材料成为了光催化领域科研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块状形貌的类石墨氮化碳(g-C3N4)是一种具有合适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但由于块状的g-C3N4的比表面积较小以及其光生载流子极易复合,以至于其光催化性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g-C3N4的光催化产氢的性能,本论文遵循对g-C3N4改性的思路,分别制备了钴掺杂g-C3N4和二维g-C3N4纳米片两种材料,并对它们的结构表征及其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一步热缩聚法,利用酞菁钴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高温下煅烧制备钴掺杂的g-C3N4(简记为Co-CN)。通过XRD、FTIR、SEM、TEM和XP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Co-CN的组成、结构、形貌等方面的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测试了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经过优化得到的Co-CN样品的比表面积与纯的g-C3N4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原来的13.2 m2/g提高至33.1 m2/g,因而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纯的g-C3N4的3.0倍。本实验方法为进一步改性g-C3N4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DMF与三聚氰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溶剂热预处理,随后对其进行高温热缩聚反应,制备得到二维的g-C3N4纳米片。通过XRD、FTIR和XP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光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考察了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与块状的g-C3N4相比,优化得到的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是块状的g-C3N4的8.3倍,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产氢速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它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光还原能力和更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
其他文献
根据菲涅尔衍射积分,导出了存在于高斯光束中的光涡旋偶极子经过1/4屏衍射后的演化公式,分析了光涡旋偶极子经过1/4屏衍射后的演化特点.研究表明,通过1/4屏衍射后,衍射场中出现多对光
银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特有的萜烯类成分让它在医药领域不可替代,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林业防护工作方面,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
推行住宅项目质量保险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保险制度下的住宅项目质量缺陷维修效果直接影响着住宅项目质量保险是否发挥有效作用。借鉴并行工程理念,从组织结构和实施流程两个
介绍了碳纳米管、石墨烯及二氧化钛等新型复合纳米材料的特性和结构,简述了新型复合纳米材料部分制备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材料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的性能,对未来微生物燃料
通过采用自制EA-2助剂对羊毛进行预处理,用环保型棉用活性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以达到改善羊毛的匀染性,提高固着率,降低染色温度的目的.
回顾印染测色配色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历史,分析比较了三种测色方法即目视法、光电积分法和分光光度法,列表比较了自动配色的分光光度计相关性能指标和常用机型,展望印染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