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印形式美在招贴中的运用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生活的艺术,心灵内敛、平衡和谐的境界是当今中国传统经典美学被提倡的缘由,只有经时间过滤后沉淀出的精华才能称之为经典,现代设计不能捕风捉影,必须从经典文化入手,同经典文化结合,才能保留传统精神,使现代设计更具深度和文化价值。  明清印汇集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及精神追求,是自古流传的美的经典,自明清以来,由于一场轰轰烈烈的文人篆刻运动,让文人墨客对印文的处理开辟了一条复古与创新结合的艺术之路,其结合点体现于章法之中。古人说:“制印之难,不难于印刻而难于章法”,在明清印章法中,如何求得诸多因素间的偃仰顾盼和脉络连贯,并使之在对比中获得婉转流畅且富有生命活力的整体协调之美,是明清印独具特色的美感形成的原因。方寸之中,寥寥数字,却能彰显山河,传情达意,亦可以流露出作者的灵性,其过程的推敲充满意趣,形成的画面韵味十足,内涵深刻,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现代形式美学特性。明清印章法中有源源不断的精华值得现代招贴借鉴,无论是结构、笔画,还是虚实、肌理都是其形式美借鉴的典范,对于现代招贴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明清印的经典之处在于“和谐之美”,是中国的招贴设计所要借鉴和表达的核心思想,其创作方法和意境烘托分别从画面构成、内容传达、意境渲染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指导中国招贴设计的表达。  取自明清印的“和谐之美”,要想真正解读和运用其方法和精神,必须从明清印的章法入手。明清印由篆法、章法、刀法三部分组成,章法部分是体现其形式美特点的关键部分,本题立足于对明清印章法的研究,分析其章法中形式美的特点、创作方法及精神内涵,归纳其方法与精髓,将“和谐之美”运用于招贴创作之中,使中国招贴从本质上体现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  文章的结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明清印形式美的艺术特征,包括明清印的前后背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对招贴形式美产生的影响,在全文起到引题和铺垫的作用,第二部分讲述明清印章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招贴中的运用,为第三部分的论证提供参考与根据,第三部分从招贴入手,将“和谐之美”作为中国招贴创作的目标、方法和思想源泉,运用传统美学中的和谐范畴和明清印中的结构美学,论证招贴和谐之美的意境营造以及对中国风格招贴的重要性,将汉字、少数民族主题以及空间感融进招贴之中,在特定条件下阐述“和谐”的定义和运用;第四章论述明清印对招贴的启示,用笔者在招贴设计中的实践,验证“和谐之美”思想对中国招贴的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随着经济改革与户籍制度的松动,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因主动或被动原因,迁移到呼和浩特市生活。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对于
清末民国时期经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垦使达尔罕王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社会经济状态发生了巨变。在清末以前,达尔罕王旗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