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以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知识的多元化表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造的本质就是不同元素的重新组合,“多元化知识”为不同知识的重新连接提供了基础材料,经典作品中的思维规律为学生创新思维形成提供了参照的动力。本文结合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利用多媒体呈现知识,从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等方面,设计如何培养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课件。研究是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证明知识的多元化表示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课题立足两个关键词“知识多元化表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一个关键技术“多媒体呈现技术”,以语文教学为例,针对初中、高中、大学三个不同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的教学对象,探讨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接受、理解、开发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以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作品为例,启发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主要观点是:一、对知识的多元化表示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对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特征进行论述,指出知识合理的组织和呈现可以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特征为实现知识的多元化表示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论文理论的基础立足于学术界对创新思维的认识和理解、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工具、对于知识的界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并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提出如何来对知识进行组织,怎样来设计教学环节。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别,体现在具体设计中,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自我评价还是集体评价等方面的不同,同时,多媒体技术在不同的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本研究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即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教师的根本教学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