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是一个深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必须将其放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背景下理解。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大力开展老年人体育,通过开展老年人体育不仅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老年人获得感的提升。论文以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获得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城关区60岁以上(包含60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论文首先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从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进行分析,并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育参与形式、不同体育锻炼量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1)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以女性为主,大部分老年人的年龄阶段以60-64岁为主,文化程度普遍为高中、中专。大部分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防病治病、消遣娱乐,且大部分是自发组织的,锻炼的场所主要在公园、广场、黄河两岸等。大部分老年人每天锻炼半小时至一小时,选择的项目多以小强度和小运动量为主。(2)兰州市城关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四个方面都有获得。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差异分析得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在身体健康获得方面差异明显,身体健康获得由强到弱依次为:70-74岁、65-69岁、75岁及以上、60-64岁;不同体育参与形式导致了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在技能获得的差异,技能获得由强到弱依次为:单独进行、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社区体育组织、体育相关部门组织、民间体育组织;不同体育锻炼量导致了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在技能获得的差异,技能获得由强到弱依次为:小锻炼量、中锻炼量、大锻炼量。(3)影响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缺少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空闲时间被占用以及体育锻炼的风险认识不足;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不足、体育团体组织不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作为。基于以上结论,针对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开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宣传老年人体育;(2)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为,完善相关体育服务体系;(3)引导老年人科学合理锻炼,稳步提升老年人体育锻炼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