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兴德米特钢琴组曲《1922》Op.26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兴德米特是20世纪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通过对音乐构成元素的不断探索以寻求音乐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新突破,包括功能和声体系、调式调性体系、音乐材料发展手法、音乐结构原则及对新的音响不断尝试,甚至音乐美学的功能与价值以及音乐表现与音响的审美特征,等等。作为这个音乐发展时期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受同时期著名作曲家勋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在和声理论中创立了和声紧张度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调式体系的束缚,以不同音程的协和关系取代传统和声功能的意义,并将由此引出新概念、新方法于音乐作品中,创作出全新音响的一系列作品。钢琴组曲《1922》Op.26既是和声紧张度理论体系在钢琴作品中的实际应用,又将20世纪早期爵士风格引入钢琴作品中,尤其是其对演奏的特殊要求“不考虑手指,把钢琴作为打击乐使用”的演奏要求,更具有对巴洛克乃至更早时期古钢琴、羽管钢琴的复古倾向,从中也可看出兴德米特“新古典主义者”标签下的音乐属性。经对知网及相关网站中外文检索,针对本课题的的研究凤毛麟角,深入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除结论外,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简要介绍了兴德米特及创作特点,研究现状综述和创新意义;第二部分从音乐元素的主要特色入手分析了,研究了钢琴组曲《1922》Op.26的音乐风格及演奏的共性化特征;第三部分以组曲每首乐曲的音乐本体分析为依据,从音乐分析、演奏技术与教学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更深层次地了解兴德米特音乐作品的结构思维逻辑。本文的创新性主要有三点:(11)就理论意义而言,首次深入细致地从音乐本体、各级曲式结构的划分与理论依据、演奏要求与作曲风格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12)就作品风格而言,探索了将钢琴按照打击乐器弹奏、寻求打击乐器独特音响的创作技法与实现手段;(13)就演奏技法而言,既要模拟巴洛克时期古钢琴、甚至更早的羽管钢琴的诸多手指技术,又必须以独特的音乐感觉、新颖的触键技术将作品中现代音乐的性格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大门开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也不断前进,公司发展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内生增长,靠自身一步步发展改进,扩大经营但进程缓慢;二则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并购重组后,并购后的公司必然会对其生产制度、经营方针、人力制度等进行整合,往往会削减一些重复性部门或人员,从而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购中被整合的用人单位,收购公司为了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收购,规避自己应尽的义务
随着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器装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加频繁,作战体系化和网络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尤其是无人装
船舶自沉事故作为严重的水上交通事故之一,虽然在所有事故类型中占比不大,但其往往具有发生速度快、救援难度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和
本文主要研究清代女性墓志的书写,认为女性墓志虽有一定之范式,但墓主的特殊身份、作者与墓主的亲疏关系、时代的精神面貌及文学思想都会影响墓志撰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