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深化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更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以三维目标的形式已经指导了地理教学十余年,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了较成熟的发展,但三维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地理核心素养的检测,在教学实施中需要设计更具有整合检测意义的核心素养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豪恩斯坦教育目标整合新分类和SOLO分类理论为科学依据,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模式构建,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得出当前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力度不足,教学目标的设计较少体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未形成清晰、系统的设计路径的研究现状。(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三维目标仍是当下教学目标设计的主流,三维目标的转变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教师已有三维目标转变的观念,但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并未能实践;对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理解不透彻等。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学校未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训;教师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研究和解读尚未透彻;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的转变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等。(3)基于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确定可应用性、可推广性、可进阶性三个模式构建原则,提出叙写三维目标、合并三维目标、细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注学习进阶的地理核心素养目标设计路径。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应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和豪恩斯坦教育目标新整合分类理论进行三维目标行为动词的选取。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的解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分析的视角细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SOLO分类理论与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相结合,设计具有进阶性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人口的空间变化”为例进行了模式实证,设计了两节课低阶和高阶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研究旨在从地理核心素养目标设计模式的角度,以期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设计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路径。
其他文献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后,在意识、品质与能力上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然而,自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标颁布以来,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什么样的路径?相关子问题是:现阶段
中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特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画不论是其笔墨韵味,还是渗透其中的文化内涵,都令人迷醉。写意小品作为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之一,因其画幅较小,内容概括简约,注重画面的意态神韵和情趣,突出创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初中生的天性有诸多契合之处。近年来,国家在中国画教学上愈来愈重视,但如何将中国画系统的融入初中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并掌握一定
2008年“自贡灯会”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自贡彩灯产业蓬勃发展,掌握彩灯制作工艺和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高技能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依托地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使中职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尽可能贴近社会需要值得深入研究。在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机融合,有利于扩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文化
学位
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理念,其中“非遗”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更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重点。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依托,充分挖掘本地区的“非遗”美术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今,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衍生出多种模式,尤其是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近年来“工作坊”作为一种多元立体学习研修方式,倡导以多元化的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出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从水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中的突出程度来考虑,开展水主题环境教育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水主题环境教育一方面可以为指导水主题环境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为高中地理教师实施水主题环境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案例。最终目的是呼吁教
戏剧文学是中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人生(特别是人情、人性)、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育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文本细读法作为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对于中学戏剧文学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旨在讨论、分析文本细读法在戏剧文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试图通过文本细读法的有效运用,在—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民族文化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根基,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十分重要。国学经典诵读系列读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习与阅读国学经典读本是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校本课程的实行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详细指出
中国古诗词寄托着中国数千年来的智慧和美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涤荡心灵。但由于应试压力过大和教学方法不当,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叶嘉莹古诗词解读方法可以给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以启发。本文聚焦叶嘉莹解读古诗词的精髓,总结出了叶嘉莹古诗词解读的四个重要方法,归纳出了一系列叶嘉莹古诗词解读方法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措施,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育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并于2016年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具体框架,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问题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从学生的纵向发展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了学生的各个学龄阶段;从学生的横向发展来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