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对言语幽默翻译的指导作用——以《好汉两个半》汉译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美国情景喜剧《好汉两个半》为研究文本,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视角出发,探讨合作原则对言语幽默翻译的指导作用,旨在为言语幽默的产生和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情景喜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幽默剧,有很强的语境场合,同时也是言语幽默的完美载体。在言语幽默的语用研究上,情景喜剧的广泛传播无疑为言语幽默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富足的材料。《好汉两个半》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情景喜剧,诙谐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情节使其成为本篇论文完美的研究素材。  合作原则是美国学者格莱斯首先提出,用于规范话语交际中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准则。该原则共包括四项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交际中人们只有遵循合作原则及其四项准则才能取得最有效的交际效果。言语幽默通常是违反了一项或多项准则,产生了会话含义,从而制造出夸张,讽刺等幽默效果。合作原则同样适用于指导翻译活动,因为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原语作者与目标语读者借助译者进行的一种特殊会话。翻译的目标是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译者在会话中充当中介的角色,通过译文在作者与读者中搭建一座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为了保证会话的成功,译者首先要遵守合作原则与原语作者会话,充分理解原语作者的会话意图,然后再在合作原则的指导下与目标语读者会话,准确生动得将原语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  作者通过对《好汉两个半》中言语幽默的翻译分析,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通过遵守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来再现原文的幽默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伊甸之东》是一部引用圣经中的象征和叙述,并基于美国西部加州的环境创作的小说。本文根据诺斯罗普·弗莱的圣经原型理论,研究小说中的圣经原型
《无形人》(InvisibleMan,又译《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花费了七年的呕心沥血之作,1952年刚一出版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美国黑人小说之一,并为作者赢得了无数的
本论文以“从《洞中人》的戏剧冲突看陶菲格·哈基姆的美学观”为题,以戏剧美学中的戏剧冲突论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探寻陶菲格·哈基姆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观。在戏剧美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