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长高原鳅(Triplophysa leptosome)隶属于鲤形目鳅科高原鳅属,高原鳅是目前适宜分布海拔最高的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高海拔冷水环境中,属于高原冷水鱼,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一个很重要的类群。修长高原鳅分布范围相对本属其他物种来说比较广泛,于长江、黄河上游、西藏北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以及河西走廊等地都有采集。目前对高原鳅属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形态学、生活习性的描述以及新种的发现,谱系地理学比较系统的研究相对非常少,因此,对高原鳅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对了解此区域分布模式和环境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一直被誉为“天然实验室”,祁连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水系呈辐射状分布,中心区域位于北大河和布哈河源头,由此毛毛山一带沿大通山至青海南山成为内外流域的分界线,东南方向是黄河支流的庄浪河和大通河等外流水系。西北方向是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和疏勒河水系。南侧是柴达木内流水系的鱼卡河、塔塔棱河、托来河等。本研究选择线粒体mtDNA细胞色素b (cytb)和环氧合酶1(Cox1)两个片段作为分子标记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的软件处理、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三个外类群个体单独分支,所有单倍型共分化成了两个大的分支,种群的分化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相关性。2、单倍型的多样性相对较高,同时,在49个单倍型的序列比对结果中发现,总长度1635bp的序列长度中共有337个碱基变异位点,这是相对很高的变异频率。另外一点,我们在种群分布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地理位置同时存在多种单倍型,那么,在如此小的地理范围内存在如此多的单倍型,我们假设有如下两种原因:1、修长高原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对比较苛刻,这就使它的扩张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河流的分布、气温的改变、降水量的多少都会直接并且剧烈的影响到此物种的种群变化。2、高原鳅的生殖洄游、产卵等不会经过很长的路线,并且鱼类之间会有很好的生殖隔离,基因流频率不高,这些原因导致修长高原鳅在小的范围内产生很大的遗传分化。祁连山南北两坡、东西两侧具有一定的种群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