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它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往往存在差异。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的隐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语言表现也不尽相同。隐喻的翻译成为了口译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2003-2012年十年间总理记者招待会中隐喻的口译进行研究,寻找到有效的隐喻口译方法。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角度提出的理论。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一般话语,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其次,作为一种特殊的跨语言交际行为,口译实际是一次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因此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对隐喻口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口译中隐喻英译。本文首先交代了论文的写作动机,写作意义及数据收集方法。其次是对隐喻的概述,包括隐喻定义,分类,及以往的隐喻口译研究。然后对指导隐喻口译研究的关联理论进行介绍。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根据隐喻的定义和分类,对收集的2003年-2012年十年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语料进行分析,统计了每年记者招待会中使用的隐喻数量和隐喻的翻译方法。并根据隐喻意象的保留情况将翻译方法分为四类,即保留原语意象,转化为译语意象,保留原语意象并加以解释,去除意象。在统计隐喻口译中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比例后,为帮助译员更好地完成以后的口译任务,作者从分析了口译过程中译员采用不同方法的原因,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即口译中遇到文化普遍性隐喻时,译员倾向于保留原语隐喻特征,而面对文化特殊性隐喻时,如果译语中存在具有相似意义的隐喻,可以将其转化为译语隐喻,若不存在,且隐喻在原语中被反复强调,可以在保留原语隐喻特征的基础上加以解释,但由于口译任务的时限性和紧迫性,在面对文化特殊性隐喻时译员倾向于去除隐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