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群体极化是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网民受到谣言蛊惑后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典型表现,也是网络谣言能够迅速对社会氛围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源所在。因此,对群体极化环境下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系统混乱程度的变化、揭示群体极化环境下复杂网络节点传播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本文分析群体极化效应的社会成因,建立群体极化的双引擎动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较好地模拟现实社会中群体极化的过程,揭示群体极化的本质是信息协同过滤和沉默螺旋协同作用下的节点观点增量正反馈机制,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证明在群体极化条件下,系统运行的初始状态对系统运行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现有网络“中心化”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建立基于意见交换的意见领袖相对影响力指数OLRIF,并基于OLRIF对网络谣言管理方法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真相澄清的及时性、信息披露平台的大众性对抑制谣言节点的增加、阻止群体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信息熵对网络谣言群体极化传播过程中系统无序度进行评价,探讨群体极化过程对网络内节点的理性程度和系统无序度的影响,并建立基于信息熵的网络谣言群体极化传播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网络谣言的群体极化传播对正常的舆论秩序造成的破坏效果,证明了官方披露信息的有效性和对谣言发展进行及时跟踪和澄清对于抑制谣言扩散具有积极地作用。研究中所建立的群体极化双引擎动力模型,引入节点观点值指标,对信息协同过滤和沉默螺旋理论进行定量描述,推导出双引擎动力作用下的正反馈观点强化机制,充实了网络谣言传播理论;根据传统节点影响力指标在描述网络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问题中存在的偏差,提出了意见领袖相对影响力指数及相应的评价算法,优化改进了对复杂网络节点影响力的评价效果;构建了基于信息熵的网络谣言传播动力模型,引入信息熵作为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系统无序度的评价指标,并分析了系统无序度对群体极化过程的影响,在传统谣言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真相澄清的观点负增量的外部输入条件,模拟官方信息披露的效果,实现对谣言传播模型的改进。本文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网络谣言的管理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加强网络谣言监管法制建设、合理利用非官方的辟谣平台、充分发挥主流舆论平台的作用、提高政府信息披露工作效果、加强公民信息素养建设等管理策略开始得到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谣言的管理机制将得到不断建立健全,保障社会氛围安定团结,推动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