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利益集团对版权制度的影响及其法律规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版权法是各方利益主体间达成的利益平衡机制,是版权利益集团长期博弈、协调、妥协的结果在制度层面的反应。在数字环境下,传统的版权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利益分配问题更加复杂化,版权利益集团对版权规则的影响更加深入和透彻。一定程度上,利益集团主导了版权制度的变更和运行。然而,中国现行的版权研究主要侧重于具体制度和基础理论的静态化研究,较少涉及这些制度产生的动态过程。因此,有必要对版权法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版权利益集团对版权制度的影响,并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规制,使得版权法在新环境下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更好地解决版权领域的利益冲突。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在结构上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基础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介绍了版权利益集团的角色定位和划分、利益集团博弈的机理和运作模式,为下文分析版权利益集团对版权制度影响和行为法律规制做了铺垫。  第二章则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环境下版权利益集团与版权制度的互动影响:不同利益集团的动态博弈直接影响着版权制度的形成和运行,版权制度的有效运行又进一步促成了利益集团的裂变与组合。  第三章为实证考察部分。以美国为例考察了版权利益集团对版权制度的影响,以对前面的基础理论做一个具体而现实的反应,也为下文反观中国版权立法中的利益集团因素以及中国版权制度的完善提供一面镜子。  第四章为解决问题部分。对中国版权利益集团发展现状、运作模式上的缺陷进行分析,得出版权利益集团力量对比悬殊、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是导致数字环境下中国版权保护面临双重困境的原因。要解决中国版权领域的问题,必须从程序和实体构建中寻找出路。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开门立法”已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已有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运用归纳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等方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压力明显加重,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共有12个省及2个特别行政区在内都为临海省份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日益增长的立法现象引起了公众的浓厚兴趣,公民对立法的内容、周期、新法案的审议过程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这种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影响着中国的立法,也使得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崛起成为了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关于中国的崛起是否会威胁到现有世界秩序的讨论不绝于耳。中国出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目的提出了和平发展的这一新
对外交政策的解释一直存在两种方向,即物质解释和观念解释。物质解释从国家所处的地缘位置、具备的综合国力、与周边国家的力量对比等物质因素角度解释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