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厅》和《提堂》中克伦威尔身份认同及其伦理蕴意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拉里·曼特尔(1952-)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目前,她共创作出版了11部小说,其历史小说《狼厅》、《提堂》分别于2009年与2012年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使其成为英国历史上两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英国本土女性小说家。《狼厅》和《提堂》是曼特尔“都铎三部曲”的前两部,主要讲述了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风云人物托马斯·克伦威尔如何从一名铁匠之子蜕变为英王亨利八世身边的一名权臣。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人的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标识”,而文学作品中人物特有的伦理身份是在特殊的伦理环境中进行伦理选择的结果。因此,对小说中克伦威尔多重身份认同过程以及其悲剧性命运背后的伦理意蕴的分析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希拉里·曼特尔和《狼厅》、《提堂》这两本历史小说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且概述国内外学者对《狼厅》和《提堂》的研究现状。同时也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介绍,包括它的提出时间,提出地点,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运用,以及本文将用到的一些文学伦理学批评关键术语。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克伦威尔源于铁匠原生家庭的伦理身份,“至亲之情”缺失及重建,以及他的家庭伦理观。克伦威尔逃离与回归原生家庭的选择,表明其既无法忍受父亲暴虐之径,但又因无法切断血缘之基的“父子关系”而陷于伦理困境。另一方面,因原生家庭带来的至亲之情缺失和渴望,他通过组建自己的家庭得以实现人伦亲情的重建,体现出其以“爱”为内核的家庭伦理观。再者,源于原生家庭“铁匠之子”的身份日后既给他带来改变境遇的机会,但也成为他一生的心理创伤之隐。第三部分分析克伦威尔作为沃尔西的律师,宫廷大臣,其身处“人与人是狼”的伦理环境以及人的两面性本质。一方面,克伦威尔与沃尔西之间形成的亦师、亦父、亦友的特殊关系是其对“亲密关系”的期许和实现,展现出其人性“义”之德性。另一方面,身处宫廷“人与人是狼”之境,面对宫廷其他竞争者,“丛林法则”成为其伦理选择之准则,表现出其“狼性”一面。克伦威尔的这种两面性体现出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第四部分探讨克伦威尔作为亨利八世侍臣的伦理身份及其“马基雅维利”伦理观。克伦威尔与亨利八世之间形成了一种“忠诚”与“背叛”的特殊“君臣关系”。一方面,“马基雅维利”忠君思想引领克伦威尔尽心尽力辅佐“新君主”亨利八世获取德能,赢取民心,攫取财富,成为亨利八世“解困之人”。另一方面,因亨利八世的惟权之意和迫害妄想症,克伦威尔最终遭遇背信弃义,反衬出其“忠君”之路的艰辛,更不可能突破都铎王朝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克伦威尔多重伦理身份的变化和认同过程是在不同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在不同伦理环境下,遵循的伦理准则不同,克伦威尔做出的伦理选择也不同,既彰显了人性本质的双面性,也体现了不同的伦理价值观。克伦威尔从一介草民爬上权力巅峰,代表着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都铎王朝变革精神的一种体现。然而,他的身份认同都是通过攀附他人得到的,充满了偶然性。他对自己命运无力把控的宿命感,表明他注定是都铎王朝阶级固化的牺牲品。
其他文献
此翻译报告的原文是瑞典当局经过多次修改后,于2008年颁布的《瑞典反不正当竞争法》(2008),该法于1953年首次颁布,《瑞典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性文本,其主要内容涉及了政府对正当竞争的管控和不正当竞争禁止的行政法律行为。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瑞典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条款名称晦涩难懂,翻译难度较大,因此将此作为本翻译报告的重点。法律条款名称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总结性,因此在理解和翻译上带来了巨大的
“放管服”改革反映的是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新调整,核心是通过变革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优化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方式层面取得新的进展,行政效能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和成效更加明显。2018年,公安部就宣布全面启动公安交管系统的“放管服”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和各部门之间都属较早尝试,发掘了
担当是明末清初的遗民,其诗、书、画“三绝”为一身,他曾明经取士,后又遁入空门、归隐林下,身份的多重性,使得他的艺术作品表达也颇为多样并具有矛盾性,在中国画的历史舞台上独树一帜。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党争使得政治腐朽黑暗,多数文人选择归隐,归避灾祸。担当作为当时的一名隐士,他看透了时局的复杂、救国无望,可又有匡济天下之心。其内心的纠结,致使他选择了与青灯古佛相伴,而禅学中关于“空”的思想,使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本文主要从缅族人民族性来研究缅甸人的民族性。从骠、孟文化为主的原生文化开始,多种文化交织影响着缅甸民族的心理行为、民族性格以及价值观,这些民族性进而影响着缅甸对外关系和行为,形成了缅甸自身的外交行为特点。缅甸独立后,奉行中立主义、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中立主义源于缅甸民族性中强调独立自由,保障基本民族利益的心态。而虔诚的宗教信仰,等级鲜明的次序观,尊卑有别的交往之道等民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5亿,社会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可预见的人群健康状况下滑、疾病发生率上升等问题。特别近年来随着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医疗开支不断上涨,外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都在遭受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对健康的诉求日益成为人们的刚需。而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互联网的力量,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选自《社会学与人权:二十一世纪的权利法案》一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两章主要讨论了三项重要的人权,即经济和社会权利以及文化权利,特别是在当代世界如何保护这些权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意识到术语和复杂句子的翻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英语中的一些特殊术语和表达没有现成的汉语对等词,或者可能有不止一个汉语译文,而且往往很难将复杂句子翻译成流利的、风格纯正的汉语。为了实现
商业贿赂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并且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商业贿赂往往并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因此商业贿赂问题还牵涉各国的域外管辖权问题。对于中美而言,由于不同的法律体系,政治立场以及道德文化习惯导致两国在商业贿赂域外管辖权问题上频频出现争端。美国的域外管辖权历来以强势著称,国际上发生的多起著名的商业贿赂案件看似与美国没有丝毫联系,却被美国司法部提起
近年来,房地产始终是中国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是一种社会财富的重要体现特征,而社会财富是否公平分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福利水平、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然而在我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住宅类房地产受到国家严控,房地产企业也逐渐开始转变其业务发展布局,从住宅房地产逐渐往商业地产方向转型。商业地产与住宅类房地产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比住宅类房地产开发复杂,而且更是多了一
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底,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疫情,社区成为防控疫情的第
2014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明确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而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则为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预算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预算管理是税务部门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将公共财政管理的整个流程进行了一定量化,以达到有效监管部门的经济行为,是在短时间内找到其中的偏差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