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干细胞(Stem cell)一般是指生物体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发育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一到多种细胞类型。多能性因子通常在分子水平上表征干细胞的特征,不仅参与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也可以在已分化的细胞中过表达而达到细胞重编程目的。然而,低等脊椎动物鱼类中能够准确表征干细胞多能性的因子尚不明晰。本文以斑马鱼和红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收集了16个在哺乳动物中已报道的多能性标记因子,利用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细胞(Stem cell)一般是指生物体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发育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一到多种细胞类型。多能性因子通常在分子水平上表征干细胞的特征,不仅参与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也可以在已分化的细胞中过表达而达到细胞重编程目的。然而,低等脊椎动物鱼类中能够准确表征干细胞多能性的因子尚不明晰。本文以斑马鱼和红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收集了16个在哺乳动物中已报道的多能性标记因子,利用RT-PCR技术分析了这16个候选基因在鱼类胚胎和成体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筛选到在鱼类早期胚胎高表达、在原肠胚晚期后低表达的三个基因Oct4、Nanog和Gdf3;利用Q-PCR进一步验证了Oct4、Nanog和Gdf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证实这三个基因具有母源性表达特征,且在囊胚期胚胎中mRNA水平较高,而在体节开始分化后显著下降。RT-PCR检测表明Oct4和Nanog基因在成体中均只在精卵巢组织中特异性表达,Gdf3基因则在精卵巢和脑组织中特异表达;RNA探针原位杂交定位分析进一步显示,Oct4、Nanog和Gdf3均特异定位表达于精卵巢的性原细胞和早期发育的性母细胞中。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候选多能性相关基因在鱼类胚胎和成体中的表达分析与鉴定,初步筛选出Oct4、Nanog和Gdf3三个较稳定的鱼类多能性标记因子,为进一步开展鱼类干细胞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拟线性Schr?dinger方程及带变号电磁位势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共分三章:在第一章中,我们概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与不良生活方式等的不断累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形势日显严峻,防治恶性肿瘤在我国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恶性肿瘤的生长
2013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开启了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到2018年,股票质押回购业务的数量和质押股票规模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股票质押业务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提供了一个融资的途径,而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放缓、A股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资金融出方在进行该项业务的时候则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对股票质押回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家们逐渐意识到时滞对于种群生物学的巨大影响。在生物种群的不断进化中,时滞不可避免的产生,例如:捕食者消化被捕食者在时间上会存在
金属纳米材料是一种纳米尺度的新型材料,它的微观结构不同,性质就会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传统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在物理检测,化学催化,生物传感和医药工程等领域,都表现出更加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对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前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和影像学不符合的在我院行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患者58例,术前均行常规腰椎动力位X片、脊柱正侧位拼接片、腰椎CT、腰椎磁共振及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INFINITT软件上测量以下几个指标:(1)在腰椎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L3-L4、L4-L5、L5-S1椎间
清季民初社会变迁鼓荡下的思想界变动不居,王舟瑶因应不同阶段的思想言说,其思想和学术的流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858年至1888年浸润于词章、考据;1889年至1895年间理学思想渐趋成型;自1895年始经历了由在传统中向在传统外的剧变,注重讲求经世及实践;辛亥之后至1925年则以遗民身份蛰居待变。本文即据此思想流变之分期,探究近代中国儒学正统地位丧失过程中,王舟瑶是如何适应时代变迁自我调适儒学的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好坏,是关乎我国国泰民安的大事。从长久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库区资源的过度消耗、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丹江流域(河南段)的土地生态质量必然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库区的水源质量。因此分析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的变化情况是生态保护和合理规划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多糖类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对纤维素的利用和开发不容乐观,仍有很多纤维素原料被浪费和丢弃,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纤维素原料,更
锂硫电池因其较高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而成为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但由于单质硫及放电产物导电性差、“穿梭效应”、表面钝化导致的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