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理论是关于人类自主活动的历史性范畴,蕴含于历史科学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制约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社会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往手段革命和交往方式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紧密。但现代社会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却出现交往困境,因而研究社会交往理论凸显其紧迫性。同时,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于解决交往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对现实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的论述,可以得出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对其他思想家交往思想的继承、批判与创新。第二部分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马克思在三重含义上理解“交往”,并从多个维度阐释了社会交往理论的丰富思想,从同时态和历时态的视角具体划分社会交往的类型及社会交往形态转换的顺序。阐述了人的生存、存在方式与社会交往的内在联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基础性地位,总结社会交往的现实原则及其价值旨归。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现实启示。提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启示现代人正视交往的价值,积极推进社会交往的形态跃迁;启示现代人遵循主体间性原则,克服当代社会交往的二元对立模式;启示现代人提升交往的精神维度,克服商品经济社会交往的物化倾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一直到今天都闪烁着时代的光芒。笔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人与人交往的视角出发,始终把马克思社会交往思想与现代社会交往困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建构合理的社会交往模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交往观念,提高主体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交往主体的资质,提升人际交往的内在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正】 玄学的特点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把天地万物存在的本根、依据即所谓本体论作为探讨的中心问题。玄学始于曹魏正始时期,中经魏末西晋初的竹林时期,至西晋达
著名研究者布兰斯福德(Bransford)领衔创立的“非正式与正式环境学习研究中心”指出,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学习是在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环境中发生的,以学校为代表的正式教育
提出了一种基于Fibonacci变换的音频置乱方法。该方法具有变换的周期性;经一次置乱变换就可均匀分散音频信息,置乱效果好;算法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需要,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抵抗一些常见攻击。
介绍了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厚大断面灰铸铁平板的铸造工艺、熔炼工艺和浇注工艺。试生产结果发现铸件上平面有夹渣缺陷,机加工后发现有条纹状缺陷。采取了如下改进措施:(1)将炉料配
采用感应电炉熔炼取代"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工艺。2种工艺成本核算结果显示:采用电炉熔炼后材料成本节约475元/t,铸件单吨标煤消耗下降279.6 kgce/t,车间燃动成本降低521元/t,基
在武汉地铁6号线红建路站-马鹦路站盾构区间施工中,遇到了深厚第四系粉细砂层直接覆盖可溶性岩面的情况,这在武汉地区地铁施工中尚属首例,盾构推进及后期运营面临重大风险,需
目的了解红河州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8月对红河州4 704名18岁及